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改变以往承办单位答复代表“一对一”局面,破解代表“被满意”现象,推动代表合理化——
日照首创“群评议”代表建议督办模式

  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报道
  本报讯 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就教育领域建议办理“群评议”工作进行“办前协商”。此次就教育建议由“办结”向“办好”转变——领域建议办理开展的“群评议”工作,改变了过去承办单位答复代表“一对一”的局面,为破解代表“被满意”问题提供了思路,是日照人大原创督办模式的有益尝试,在省内尚属首次。
  据了解,去年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和新修订的地方组织法都明确规定,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负责代表建议督办工作。遵循这一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创新思维加快推进代表建议督办流程再造,着力构建“人大主导、代表参与、评议问效”工作格局,将专门委员会“成果督办”与人代室“程序督办”有机融合,通过创立“项目化分解任务”“承诺式兑现答复”“群体型测评问效”督办模式,倒逼承办单位聚焦聚力措施落实和实际成效,推动代表合理化建议由“办结”向“办好”提升转化。
  “将办理事项细化量化具体化,实行办前协商,有利于形成工作抓手、凝聚共识,促进建议办理由‘重答复’向‘重落实’转化、评价客体由‘对承办单位’向‘对办理效果’转变。”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孙正武介绍,此次模式的创新实现了代表对建议办理全过程参与,是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也是对提高建议质量、增强办理实效有力的鞭策和促进。
  前期,市教育局在对22件建议梳理分解的基础上,形成了包含45个办理事项的清单,其中,正在办理并将在年内完成的“A类”事项32项,已经列入计划将在三年内完成的“B类”事项9项,尚不具备办理条件的“C类”事项4项。会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C类”事项逐项说明,并承诺“B类”事项的办结期限,取得了代表们的充分理解和认同。
  “办前协商”是“群评议”督办模式的基础环节,对于提高代表建议办理的精准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室主任孙元斌说,将会在下一步工作中把代表建议办理“群评议”模式推广到更多领域,还将根据情况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专项督查活动,做到让进度和实效说话,真正把人大监督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让代表全过程参与到建议办理工作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日照首创“群评议”代表建议督办模式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