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锋撰文指出,发明专利多不一定意味着科技创新水平高。必须进一步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打通“知产”变“资产”的关卡,加快专利迈出“高阁”的步伐,将更多发明专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要激活专利转化源头活水。力求发明专利的归属和权益分配机制更优,专利授权、技术入股、风险补偿等成果转化细则更实,科技评价体系、奖励资助体系和职称评定体系中发明专利转化应用的权重更高,技术转移专业机构、中试平台等建设的支持力度更大。要千方百计攻克创新主体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不易转的隐性壁垒,激发人才活力,点燃创新激情。
要保障专利转化落地见效。一是完善发明专利价值评估标准体系,提高甄别、遴选高价值发明专利的本领。二是创新以奖代补、以投代补、先转后补、减费降税等方式,防止发明专利“空转”“虚转”。三是多层次、大体量培养高学历、高职称和从业经验丰富的技术经理人。着力推进高水平技术要素市场、专利运营服务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建设。
要实现专利转化供需对接。一是架起供需对接“信息桥”。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立集中发布专利许可转让信息的“专利连锁超市”,编制科技成果需求清单,发布新应用场景目录。二是开通供需对接“直通车”。创新“企业出题+院校答题+市场阅卷”等模式、路径,组建龙头企业牵头、中小企业参与、科研院校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经济日报》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