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陔下之兰
  

赵德发
  (接上期)
  庄陔兰刚到孔府一年,日本人就来了。快打到曲阜时,蒋介石命令孔祥熙赶快派人把奉祀官接走。1938年1月3日晚上10时,第12军军长兼20师师长孙桐萱从兖州赶到曲阜,让孔德成看了电报和手谕,限他两小时内撤走。孔德成大为震惊,说夫人即将临产,怎么走呀。过了一会儿,56军军长谷良民和上校军医姜维翰也从博山赶到。孔府上下哭成一片,都跪下哭求。但军长说,我们有军医,请奉祀官夫人到路上生孩子吧。庄陔兰和其他几位老师都认为,孔子后裔的安全至关重要,奉祀官暂离曲阜不失为上策,孔府府务,可请奉祀官手谕委托代理。孔德成便写下手谕:“重大问题由族长、四十员、老师庄陔兰、王毓华协商办理”。他决定让李炳南跟随,再带上吕今山,因为他比较年轻,也熟悉官场礼仪。到了凌晨四点,孔德成挥泪告别了祖庙及千年孔府。走的时候他媳妇孙琪芳正在梳头,头没梳完就被催着上车了。第二天,日军悍然占领曲阜。孔德成一行到了汉口,孙琪芳生下一个女孩,起名叫“维鄂”,意思是生在湖北。随后,他们跋山涉水,奔向重庆。在难以行走的蜀道上,李炳南写诗思念“庄太史”:
  怀庄心如太史三峡秋风满,怀师意转深。白云飞不尽,华发坐相侵。指月敢酬语,拈花容印心。何时参几杖,闻喝散烦襟。
  1997年秋天,我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君子梦》去曲阜采访,拜谒孔庙之后,又去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所拜访骆承烈教授。他与我谈了半个下午,介绍我再找刘长厚老人谈。刘长厚因为父亲是曲阜名医刘梦瀛先生,小时候经常随父出入孔府。孔德成的两个姐姐都出嫁后,孔府让刘长厚为孔德成伴读。他长大后在孔府当差,新中国成立后在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为曲阜市政协委员。那天晚上,我在城内一所平房小院见到了老人,他已是古稀之年,面容清癯,半躺在床上与我说话,讲了许多孔府旧事。
  老人说,他父亲当年给孔府的好多人都看过病,给小“公爷”也看过。小“公爷”长了疹子不肯吃药,结果病情加重,刘医师非常焦虑,自己在家里调好了鸦片膏,打算万一治不好圣裔的病,就吃鸦片膏自杀。后来终于治好了,他免于一死。
  他说,孔德成走后,孔府冷冷清清。过了一段时间,管家把孔德成的堂妹孔德恭、族弟孔德墉及其六妹领到西学院,让他们跟着庄、王两位老师读书。
  他还说,庄老师人品很好,平时说话不多,慈眉善目。他经常抄录佛经,不做杀生之事。夏天下了雨,学屋院子里有蚯蚓出土,在砖道上爬。庄老师生怕过路人踏死蚯蚓,就用手杖把它们挑到砖道旁的土地上。但他是有气节的。鬼子占了莒县大店以后,有一个驻大店的日本军官打仗的时候死了,日军举办葬礼,为了装点门面,派人到曲阜请庄陔兰书写挽联。庄老师一听怒发冲冠:“日本侵略我国,屠杀国人,居然还让我写挽联,真是岂有此理!”庄氏家族有一个叫庄维屏的人为日本人做事,担任伪山东省建设厅厅长,有一次去曲阜出差,想拜见他,也被挡在门外。得知这些事情,孔府上下对庄陔兰更加敬重。
  庄陔兰在孔府住了整整十年,1946年9月因病去世,享年75岁。
  我想起,有人说庄陔兰去世后葬在了孔林,是孔林中惟一一座外姓人的坟墓,就问刘老这事是不是真的。刘老摇摇头:“庄先生不在孔林里。他去世后,按旧规,一般外姓要到白虎厅简单举丧,但是孔府在东院‘东场院’上房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按庄先生亲属的意愿,棺木临时葬在孔府东菜园的西墙根,准备以后运回老家,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如愿。1947年孔德成从南京回来,得知庄先生已过世,心痛不已,立即命人带路,和李炳南一起到先生坟前,含泪祭奠了一番。1954年,因为曲阜北门里扩街修路,又把庄先生的棺材移到西门外大庄村北杏林公墓区埋葬。以往在孔府当差当老师、有身份的外姓人,好多都葬在那里。”
  听他这么说,我想去墓地看看,但刘老又摇头:“墓地没了,早就没了。”
  告别老人,我踏着满地落叶,走在阕里街上。灯光昏暗,树影婆娑,从城北孔林里吹过来的秋风呜呜作响。我仿佛看到一代代“衍圣公”走在前面,一代代“圣人师”走在前面,其中就有庄陔兰先生。先生一袭长衫,蹒跚而行,一步步走进了苍茫历史。
  四十年来,我对庄陔兰先生十分敬仰,收集、阅读了不少与他有关的资料,如庄杰与庄虔玉编写、孔德成亲自题写书名的《庄陔兰先生文墨选集》、庄虔玉所著《大店庄氏庄园》、庄维林主编的《大店庄氏风雨六百年》等等,并对相关史实做了些考证。写此文之前我想,孔府肯定存有庄陔兰的东西,就问询孔府旧藏文物收藏单位孔子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林琳,她是我为曲阜师范大学带的2010级研究生。林琳很快反馈,她曾查阅过孔子博物馆馆藏文物,和庄陔兰直接有关的文档多达1 5 0件。这些文档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与别人的来往信函,其中有孔德成离开曲阜后给庄老师的几封信。信中对他极其恭敬,称之为“春翁夫子大人”(庄陔兰号春亭),信中讲述在重庆情况,对老师嘘寒问暖,落款则是“受业玉汝叩”(孔德成字玉汝);二是庄陔兰的书法作品,有几十件之多。三是庄陔兰自己编抄用作教材的诗文集,为线装本。其中有一本《三一集钞》、一本《振槁润枯》,都是他亲自抄写,有圈有点并做了眉批。我起初不解“三一”二字,查阅了先生的编后语,才知是三教合一的意思,集内都是与儒释道有关的古人诗词。从编选《三一集钞》一事,可以看出先生晚年的思想倾向。《振槁润枯》是一本抄录的文选,眉批也是密密麻麻。“振槁润枯”,大约是指读这本文选可以产生的功效。
  我手头有一本长篇小说《雷霆时代》,是庄陔兰的第六个儿子庄上峰先生写的。2022年仲春,经我的老同事、庄氏后人庄乾坤牵线,庄陔兰的曾孙、从莒县三中退休的庄德润老师到我家接受采访。他向我讲了庄氏家族历史和曾祖父的一些故事之后,又讲起了这本小说的来历。他说,他的叔祖父庄上峰1909年生,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跟钱钟书是同学,毕业后去青岛山东大学任注册部主任,1945年参加革命。陈毅在鲁南地区带兵作战时,庄上峰给他当过翻译。建国后他到山东省图书馆工作,1962年调曲阜师范学院教外语。庄上峰的后妻有当妓女的经历,二人婚后感情很好,白头到老。庄德润说,他父亲庄钧维1976后退休后,到曲师伺候六叔六婶,还与六叔一同参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工作,知道六叔写了一部长篇小说。1984年,庄上峰的太太去世,他也在1985年3月走了,当年6月,他的小说《雷霆时代》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里有作者的影子,真实地描述了他的传奇经历,展现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风云变幻。但是因为太写实,有的地方容易让人对号入座,出版社做了大量删节。其实这部小说还有下半部没出,全书底稿保存在庄上峰长子庄钧海手中。
  听罢庄德润的讲述,再看小说封面上的“雷霆时代”四个字,我心潮难平。我想,不只是庄上峰先生生活的时代,再往前推半个世纪,他父亲庄陔兰先生也是生活在“雷霆时代”。
  雷霆之下,风雨之中,在庙堂的台阶之下,曾生长着一株兰草。这兰草有几分柔弱,几分刚强,散发着缕缕馨香,薰染后人…… (全文完)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陔下之兰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