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林焕密 报道
本报讯 为进一步发挥老年人的知识、经验、技能等“银龄资源”优势,为社会贡献银龄智慧和力量,莒县峤山镇将银龄驿站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融合推进,使银龄驿站成为活动交流基地、组织生活家园、奉献余热平台、展示风采窗口。
该镇紧紧把握区位、资源、人才实际,将银龄驿站搭建成银龄志愿者的一个“家”,有了这个“家”,他们可老有所为、老有所依;将银龄驿站搭建成一个续航“加油站”,有了这个“加油站”,银龄志愿者可以在此组织学习知识,用革命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各项工作;将银龄驿站搭建成一个服务社会、奉献余热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可以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水平,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目前,全镇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银龄驿站,正组织银龄志愿者围绕中心献余热,努力当好“三员”:
调解员。信访调解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十分重要。如,张某在峤山镇政府驻地以北,买下一块地并购好建材建楼房时,被镇上依法制止。眼见别人都在建,而自己交了钱却不能建,且时间一长,钢筋已锈蚀严重,水泥凝固,张某十分恼火。
此时,几位老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及时靠上做张某的工作。他们苦口婆心的劝导,终于感化张某,接受处罚,建好楼房,皆大欢喜。到目前,靠老党员干部的政治、经验、威望优势,前后共调解难题120余起。
宣传员。组织学习,规定每月农历初三为集中学习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使银龄志愿者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办好《学习园地》,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老党员干部主动提出办好学习二十大《学习园地》。他们写学习心得,上交稿件30份,从而保证了墙报按时完成。配合服务中心,银龄志愿者服务大局,担当作为,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配合做好舆论宣传。
行动员。银龄志愿者充分利用银龄驿站这一服务社会、奉献余热的“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到镇驻地大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进行垃圾清理、分类,当好“保洁员”;为搞好森林防火,到梁甫山万亩槐树林路口进行防火宣传,当好“护林员”;在召开全镇离退休干部大会时,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银龄驿站站长及部分银龄志愿者带头学习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当好“宣讲员”。
银龄驿站是为离退休干部搭建的“学、乐、养、为”一体化服务平台。银龄志愿者穿上红马甲,就是一面旗帜。有了这一面面旗帜引领、带动,峤山银龄志愿者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工作也将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