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通讯员李扬 报道
本报讯 最近春茶刚上市,东港区三庄镇“茶老板”许崇峰每天的销售额都能达到上万元,这得益于他去年参加的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通过这次学习,学到了发展电商的法宝。把茶园日常管理拍成短视频,放到网络上,吸引了很多外地茶客来这边谈生意。”许崇峰说。
在东港区,像许崇峰这样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返乡创业就业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为加快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激发了新活力。
东港区后村镇从事螺丝椒种植的李志强,也是这方面的代表。通过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无论种植技术还是经营管理都让他获益良多。与从前相比,如今先进技术在手,李志强做起自己的“小产业”更有把握了。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近年来,东港区高度重视农村人才培育,以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扎根农村、发展农业带动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经过不断探索,东港区形成了“分层次、分类别、分产业”和“课堂集中学习+田间课堂+示范基地参观+培训典型推介”的“3+4”培育模式。
去年,东港区又围绕稳粮保供、农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人才培育“雁阵工程”、农业生产安全知识和农村电商等内容,共开设7期培训班,培育高素质农民300余人,打造12所农民田间学校。同时,东港区把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坚持以农技推广机构为培训主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参与,引领更多的农民创业,壮大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着农民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大,东港区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500余人,通过农民培训、技能人才培训等举措,为推动全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