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霞
三月桃花犹在眼,而今硕果满枝头。眼下,莒县果庄镇的温室大棚油桃“甜蜜”上市。
4月25日,记者走进油桃棚内,只见一片翠绿色的枝叶当中,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桃农一边忙着摘除影响果实受光的叶子,一边采摘、分拣成熟的油桃,陶醉在“甜蜜事业”的幸福里。
近年来,果庄镇立足传统农业乡镇实际,依托油桃资源禀赋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将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振兴一方经济。
“今年的行情很好,这一斤油桃比往年要多卖接近两块钱,我这4个棚算下来,总收入要比往年多2万—3万元,桃子品种也不错,每天都有批发商过来看桃子,预定油桃。”桃农张隆太高兴地说。
借助优质的土地资源,果庄镇种出的油桃品质佳、果肉甜、口感独特,因此也成了外地收购商的抢手货。大棚油桃采摘后,在果庄镇油桃批发市场就能分拣、装箱、装车,发往全国各地。据了解,河北、江苏等收购商每年都会来此收购油桃,批发市场一天就要发走5—6吨。
小小油桃如何成了果农增收的“金果果”?
“最初,我们仅种植了2亩多地的油桃,但当年就大获丰收,亩产收入超过2万元。”果庄镇海坡油桃批发市场负责人张隆成谈起最初种植设施油桃时打开了话匣子。于是,他和几位一起种植油桃的合伙人开始找销路。近10年来,随着种植经验的不断积累,张隆成鼓励村民自建大棚,大力发展设施油桃,并带动更多村民也加入其中。如今,果庄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油桃种植基地,并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
“我去年又建了一个大棚,专门栽种新品种‘中油27号’,明年4月份油桃就能上市,价格会更好。”张隆太信心满满地说,油桃品质提上去了,口感也好,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销售也不用发愁了。
记者了解到,通过发展“桃园经济”,果庄镇让油桃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化,并坚定不移打造田家官庄、大王海坡、下屯3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建高标准冬暖式大棚200余个、连体温棚6个,引导群众使用水肥一体化、自动控温、物联网、绿色防控等技术设备,形成了油桃产业大规模集中连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另外,该镇先后引进“中油蟠11号”“中油蟠13号”等先进品种,通过品种的升级换代,达到产量高、抗灾害能力强的效果,使全镇设施油桃产业结构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目前,果庄镇已有设施油桃1.5万亩,陆地油桃5000余亩,油桃市场4处,年产值达3.5亿元。
2018—2022年,果庄镇连续5年举办高规格的“果庄杯”设施桃大赛,吸引了辽宁、江苏、广东等20余个省市的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参加比赛,果农通过设施桃大赛,互相交流种植经验,学习先进种植技术,以桃为媒,串联起五湖四海的油桃种植户,让“小油桃”成就“大产业”。
如今,油桃产业已成为果庄镇经济的“主引擎”之一,小小的油桃承载着果庄镇人民的希望,铺就了一条致富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