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平台为阵地,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寨里河镇——
全媒体记者 厉倩
农村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础细胞,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主心骨,而志愿者作为城市最美的风景线,以一言一行展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
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莒县寨里河镇积极探索、精准发力,创新“党建+志愿服务培育”模式,以志愿服务平台为阵地,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
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政治基础
党员质量如何,关乎党的生命力和党的事业成败。怎样夯实党员发展根基,助其顺利成长?
“我们在牛店新村率先成立了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委员会,依托志愿服务队平台,不断强化志愿服务政治性,扎实推动志愿服务提档升级,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寨里河镇组织委员、统战委员王龙蛟说。
工作中,寨里河镇盘活现有资源,设立志愿服务办公室,配齐办公软、硬件设施,党支部书记每月定期主持召开工作推进会,并利用“爱莒县”APP、政务公开、视频号等平台,大力宣传“党建+志愿服务培育”先进典型事迹。
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该镇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激励回馈制度机制,制定工作制度、考核办法,通过“志愿山东”小程序和《志愿服务队志愿登记表》,逐人建立志愿服务档案,以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促进“党建+志愿服务培育”工作走深走实。
注重队伍发展 提升队伍活力
挑选哪些人成为党员发展人选,是“党建+志愿服务培育”工作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我们对照各村人口台账层层筛选,优中选优,吸引大学毕业生、镇域创业人才、优秀志愿服务者到队伍中来。”王龙蛟介绍。
如今,越来越多的鲜活举措在寨里河镇接连实施,也让更多的“新鲜血液”充实到党员队伍中——
组织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乡村振兴工作方法、志愿服务等知识;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志愿服务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典型做法等工作成果,交流工作感悟,切身融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学习媒体报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志愿服务等先进案例,汲取“党建+志愿服务培育”建设有效经验。
完善长效机制 巩固深化成果
“我们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由党支部对志愿服务队进行监管考核,并根据参会出勤、参加活动、理论考试等项目进行考核打分,每年度根据考核得分和积分情况吸纳优秀人才为积极分子,进而培养成一名合格党员,助力农村党员队伍发展。”牛店新村党支部书记王立明说。
不仅如此,该镇还建立“党建+志愿服务培育”文化走廊、公园,加强基层党组织宣传;发放《志愿明白纸》、签订《志愿承诺书》,提高村民对志愿服务的知晓度;通过党建宣传栏、线上媒体等渠道,营造“人人靠拢党组织、事事崇尚志愿服务”的氛围。
厚植志愿文化,推动形成“强党建、促志愿、营氛围”的良好局面,如今,一个个活跃在志愿一线的身影,为寨里河镇增添了一抹抹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