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汪湖镇启动“慈心助耕”活动——
农民有了“四季全托管”式帮扶
  

本报通讯员 岳德坤 李鹏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是白居易《观刈麦》描写农民收割小麦的景象。但在五莲县汪湖镇前苑头村西的田地里,身患残疾的张大爷人在地头,地里的麦子已经被村志愿者们收割完了。
  原来,前苑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雇了一辆小型联合收割机帮助62岁的张大爷收麦子,旁边2个志愿者在收割机后面捡拾掉落的麦穗,空气里弥漫着麦香,一派忙碌的夏收景象。
  说笑间,5亩地的小麦就收割完了。张大爷站在地头招呼大家快来歇歇,“多亏了你们来帮我,赶在雨季前把麦子收了,这下我心里踏实了。”
  烈日当头,汗水湿襟,志愿者们用贴民心、暖民心的举动拉近了与困难群众的距离,一边与乡亲们拉着家常、聊着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和各项惠民政策,一边热火朝天地帮着收割夏粮,用汗水浇灌团结互助之花。
  4月中旬,五莲县慈善总会、五莲县农业农村局、汪湖镇人民政府在汪湖镇启动“慈心助耕”活动,用于帮扶部分家庭困难户开展农业生产耕、种、收等环节社会化托管服务。“目前,我们对汪湖镇6个村53个困难农户的195亩土地实施了‘一对一’托管,由村办合作社就地帮扶,确保困难农户的庄稼颗粒归仓。”五莲县水韵汪湖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这些困难农户多是重病、残疾或空巢高龄人员,土地对他们来说就是唯一的收入来源。
  “今年4月份,县慈善总会、县农业农村局在汪湖镇启动‘慈心助耕’行动,惠及10个村120个困难家庭,汪湖镇委托合作社对这部分困难农户提供农业生产全托管化服务,就近就地解决了他们‘有粮难收、有地难种’的困境。”汪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戚翔宇说。这场“慈心助耕”活动将持续至明年。
  农村老人大半辈子都在地里忙活。陆家庄村的空巢老人陆大妈讲,曾靠着这片地的收成,养活一家人,供出大学生,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如今年龄大了,孩子也不在家,干不动力气活,地荒了,心里就发慌。自从今年村里有了“慈心助耕”活动,陆大妈再也没有为地里的庄稼犯过愁。志愿者们都是本乡本土的农村人,也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种地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不仅是夏麦收粮,根据节气特点,我们开展了‘四季全托管’式帮扶。春天犁地播种,夏天抗旱防涝,秋天帮收庄稼,困难农户的地里有什么需要,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五莲县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困难农户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故土情深,能在家门口得到人性化的照顾,既缓解了土地撂荒的现象,也保障了地里粮食的安全。
  据了解 “慈心助耕”项目选择“五莲粮仓”汪湖镇试点,由五莲县慈善总会提供善款10万元,重点聚焦“一老一小”,将耕地委托给专业合作社进行社会化服务,实现耕、种、防、收四个环节全过程托管。汪湖镇经过排查摸底,共确定脱贫户、低保户、残疾户,以及突遇重大疾病、灾害农户等120户,涉及10个村200余亩土地,在托管组织选择上,因户、因地制宜,首先由村内托管组织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剩余的由水韵汪湖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兜底保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志愿者们帮困难农户收割完麦子,在田里种上了玉米,也帮他们播种了新的希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区域·五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民有了“四季全托管”式帮扶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