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努力“吃干榨净”工业余热、余压、余气“三余”蕴含的巨大能量——
让日照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全媒体记者 王蓓蓓
  7月5日,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运转正常,厂内一根“蓝天白云”图画包裹的烟囱格外显眼。
  厂区24小时不间断生产,只要在生产,烟囱就会有明显的白色烟羽出现。不远处,烟囱排出几缕水蒸气,瞬时消散得不见踪迹。
  “这是烟气深度治理和余热暖民消白项目的功劳。”亚太森博技术中心负责人范丰涛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27亿元,2021年开工建设,创新运用了哈工大金涛低温相变闪蒸技术,对公司碱炉、石灰窑、动力锅炉、漂白尾气、焚烧炉中外排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
  在余热回收车间,墙壁雪白、地砖明亮,洁净得像实验室。一名工人正在进行日常监盘操作,“我们通过这些DCS画面,调整相关参数就能监控日常的运营了。”
  绿树成荫的中控楼门外,一条红色横幅上醒目地写着“节能降碳 你我同行”,“这是今年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同时也时刻提醒我们注意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范丰涛笑称。
  走进中控楼,位于3层的中控室是整座厂区的“大脑”。数十台电脑闪烁着,技术人员紧盯着屏幕不时地记着什么。“光看这些可能不直观,我给大家算笔账吧。”范丰涛说,余热消白项目设计回收热量约300万吉焦,提取冷凝水40万吨,上一个供暖期间,实现供暖400多万平方米。每年节约标煤14.7万吨,减少CO
排放量38.3万吨。“这些烟气回收的热量对外用于日照经开区居民供暖,对内用于公司生产系统,节能挖潜,年替代置换节约蒸汽30余万吨,为新项目的获批打下能源保障,也是公司拉伸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让日照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在亚太森博已经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目标。范丰涛介绍,公司高度重视该项目,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涉及到的车间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团队智慧,最终实现余热回收、烟气消白、居民供热、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目的,取得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多赢。
  亚太森博就是我市“三余”利用的先行者之一。近年来,我市立足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实际,从存量中找减量,瞄准工业余热、余压、余气“三余”蕴含的巨大能量,拓展利用渠道,力争“吃干榨净”,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挖掘节能降碳潜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山钢日照公司的‘三余’主要是余气、余压、余热。”在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展示中心,该公司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陈力军一边指着“基地主要工艺分布图”,一边介绍,余气主要指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为了确保余气零放散,公司建设了大量的煤气柜,配套了管控中心,建设了现代化的掺烧煤气发电机组,与此同时,利用富余的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合成氨,向社会供应清洁能源。
  对于大家关心的余热问题,陈力军表示:“我们公司的余热分为高中低三种品质。”对于高品质余热,建立余热余能发电机组,电力实现自给用余。而低品质余热,厂内则实施了“冬暖夏凉”工程,冬季优先用于厂区采暖,实现余热化,夏季优先用于脱湿脱风和制冷,富余热水全部用于焦炉煤气净化。厂外正在实施“暖民惠农”工程,开发高炉冲渣水余热,面向社会供应热水。
  “余气零放散、余压全回收。年底,余热将实现全部利用。”陈力军满满的底气,来自我市多年稳扎稳打的努力。我市将继续做细做实“评价”“挖潜”“循环”三篇文章,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以存量“两高”项目为重点,从存量中找减量,把大力发掘工业“三余”利用作为推动我市节能降碳的重要手段,加快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日照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