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楼镇成立由市、区派10位第一书记组成的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凝聚振兴动能——
全媒体记者 王季平
如何更好地发挥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岚山区中楼镇立足实际,以抓党建提升乡村振兴水平为突破,依托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来破题,打破“一人包一村”的传统模式,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推动资源整合,实现村庄组团发展。
一组沉甸甸的数字,更是成为中楼镇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成立20个月来实效的最有力见证:有效解决驻村工作难题80余项,化解矛盾纠纷60余个;硬化村内地面1110平方米,帮助争取社会投资321万元,争引建设项目合计700万余元;解决农村群众当地就业100余人,发展培育产业项目9个,帮助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60万元。
党建搭桥,抱团发展才能念好“振兴经”。2021年12月10日,中楼镇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成立,由市、区派10位第一书记组成。在中楼镇党委副书记(挂职)、市派第一书记赵麒博的带领下,全体第一书记从驻村开始,就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挨个到村干部家里走访交流,谈自己的感受,倾听村干部们的想法,谈党章的规定、党员的职责,谈总书记对乡村振兴工作的要求等。
在10位第一书记的努力下,该镇整改村级党组织存在问题23个,发展党员18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人,培养后备人才15人,成功摘帽2个“省定软弱涣散村”。
中楼镇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的成立,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动者,该党支部以共建、共享、共有、共赢为发展理念,搭建了一个互通、互助、互利的工作平台,第一书记们在平台中不断沟通学习,真正融入基层,及时解决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具体工作中,中楼镇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创新推行“一周一村一例会”工作制度与“四步工作法”有机结合,即:每周轮流将工作例会安排在一个第一书记村召开,在传达好上级文件精神、学习好驻村工作相关知识、交流工作经验的基础之上,同步形成“述、提、找、看”四步工作法,采取“驻村书记现场‘述’—矛盾困难当面‘提’—解决方法共同‘找’—落实效果回头‘看’”四步工作法,以联动协作闭环管理推动第一书记比学赶超、担当作为。
驻村书记现场“述”。交流中发现,派驻村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党建工作不规范的问题,经临时党支部集体会商,量身制定提升方案,并在派驻村分别组织实施。通过指导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积分制管理等规章制度,督促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有力措施,村“两委”班子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和公信力明显提高,党员凝聚力和党群关系明显增强。
矛盾困难当面“提”。中楼镇马家峪村优势企业玉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身发展态势良好,但在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作用发挥上存在不足的问题,被第一书记当面“提”出来。经过共同分析研判,临时党支部积极与中楼镇党委汇报交流,计划将玉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省、市、区各级新时代乡村振兴产业工作现场观摩点及外商投资考察项目重点推介,同时将企业负责人推荐至相关单位、部门积极交流学习,内提素质、外树形象,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发挥“头雁效应”,带动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
解决方法共同“找”。中楼镇鸡山沟村橡塑产业发达,毗邻的马亓山自然环境优美,如何多元化发展第三产业,成为第一书记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道问答题。经过反复论证,计划结合特色农业优势,按照“马亓山观光、凤凰谷休闲”的生态观光旅游发展思路,打造集农业观光、果蔬采摘、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凤凰谷农业旅游综合体项目”,推动形成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鸡山沟做法。
落实效果回头“看”。中楼镇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对既定的任务目标,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工作回头“看”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驻村工作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