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霞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服务力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莒县阎庄街道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社企联盟等新途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四联四促、联村共建”为契机,将联村产业共建作为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通过村企合作,统筹资源力量、抱团共同发展。
党建引领创新联营模式
9月4日,记者走进位于莒县阎庄街道杜家当门村的日照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煎饼生产车间,全自动煎饼机高速运转,空气中弥漫着煎饼浓郁的粮食香味,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生产、赶订单,一批批品质上乘的煎饼正“整装待发”,即将被运往周边各大商超。
据了解,杜家当门村发挥当地煎饼加工传统产业优势,联合蔡家当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日照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260余万元,建设建筑面积1 2 00余平方米,“SC认证”高标准食品生产车间,引进全自动煎饼加工机、包装机、空压机、质检仪等设备30余台(套),是一处以加工煎饼、糕点为特色的产业联建示范项目。
杜家当门村和蔡家当门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体,联合成立联村共富公司,是该街道联村共建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据阎庄街道组织、统战委员刘冠男介绍,“该公司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销售服务+技术服务’合作模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控股主导,吸收专业技术、销售团队入股经营,按股分红,打通技术、销售两端,推动产业抱团发展,以市场经济模式、全产业链思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村企合力拓展销售渠道
移步日照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车间,工人正在整理生产好的煎饼产品,身后包装好的纸箱煎饼堆成了山。
杜家当门村党支部书记杜佃强告诉记者,该公司每天能生产300公斤煎饼,产品销往省内,还有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为村民提供岗位10余个。
为拓宽销售渠道,该公司坚持市场导向,开发了“儿童”“中老年”等4大类22种煎饼产品,并接受个性化产品定制,同时严把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和销售渠道畅通。
同时,该公司深化社企联盟合作,积极对接“线上+线下”市场主体,不仅与五莲旅行社、莒县通力广场、正基商厦、新世纪集团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通本地线下市场,确保销售稳定,并依托街道深厚的电商产业基础,由专业销售团队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推动产品走向省内外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
延伸链条,扩宽发展路径
“我们正推动煎饼生产向更多的方向延伸发展,围绕种植、加工、文旅等环节,还将继续提升煎饼的品牌价值,充分延伸产业链条,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刘冠男说。
目前,该公司已建成高标准食品生产车间、煎饼文化馆(直播带货区)、手工煎饼体验坊等,销售糕点式煎饼及花馍,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万元,目前煎饼订单已排到10月份之后。
同时,该公司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200亩,自主种植艾草、小米等煎饼加工原料,扩大“阳光玫瑰”“玫瑰香”等葡萄种植面积,发展休闲采摘农业,并计划引进食品设备研发、生产、销售项目,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值,实现“以社兴农,企业兴社”的有机结合。
自共富公司运营以来,累计生产产品4500余公斤,实现交易额10万元,为杜家当门村增收2万元、蔡家当门村增收1.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