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政务微信“公安管家”,上线AI“警小新”,构建“要素汇聚网”,日照高新区——
全媒体记者 王霞 通讯员 孙亚楠
依托政务微信,添加辖区居民好友5.68万人、覆盖率86.7%,月均互动30余万次,解决问题1.25万个,今年上半年,日照高新区警情同比下降12.3%。
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得益于日照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构建的覆盖全区、贯通行业、串联家庭的“智汇警微、平安共治”警务治理体系。
今年以来,该局以智慧警务创新为动力,梯次构建以政务微信为载体,警民联动融合、多警开放共治的“智汇警微、平安共治”主战主防体系,与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指尖警务“微通信”、社情民意“微感知”、警民关系“微距离”,推动基层平安建设提档升级。该创新做法也被评为山东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优秀成果。
“公安管家”警务服务更具智慧
“这就是我的警察好友微信,日常遇到一些拿不准的事或信息,我都会发微信问问他,这样心里就放心多了。”近日,家住日照高新区的居民高华英,打开自己手机微信向记者介绍。只见微信聊天页面上,不仅有居民问的问题,还有“公安管家”发来的一些身边反诈、防盗等案例提醒。
日照高新区企业、商户多而密集、居民区集中,如何能够及时了解警情,实时为群众解疑答惑?日照高新区公安分局创新推出“公安管家”微信,架起“高新”与“民心”的沟通桥梁。
“只要加上政务微信,就有了警察好友,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随地问。”该局基础要素管控中心民警惠云柯介绍,每个“公安管家”微信背后对应的都是一名警察,每名警察负责一个小区、村居,居民可根据自己居住地址选择相应的“警察好友”。
目前,该局已为全区60个小区、53个村居各配备一名“公安管家”,添加居民好友5.68万人,占辖区总人口的86.7%,构建起覆盖全区,串联每户、贯通各行业的线上警民沟通渠道。“公安管家”每日晒警察朋友圈,常态推送反诈预警等警务咨询,辖区诈骗警情逐月下降。
同时,依托“公安管家”,该局发动5.68万名好友全面拓展基层治理的覆盖面和广度,向群众及时了解最新治安动态,使“治安晴雨表”更加敏锐。
AI助力“民意直通车”更有温度
“您有2条群众留言未回复,请尽快办理。”一大早,申家坡社区“公安管家”王伟收到AI电话提醒,值班人员立即查看政务微信并即时处理。
随着警民沟通壁垒的彻底打破,群众与“公安管家”点对点进行线索举报、咨询求助等越来越多,警民日均线上交流量近万条。
为提高服务效率,日照高新区公安分局引入AI科技,上线智能民警“警小新”IP角色,依托语言大模型技术,创设问答语境,整理完善常用话术2047条,对群众提出的户籍、车驾管、出入境等公安业务咨询可实现即问即答、自助回复,极大提高了业务咨询效率和精准度。
不仅如此,该局通过AI数据分析,搭建日照高新区公安分局群众满意度风向标,对群众关心的高频问题、意见建议等自动分析归纳,实时掌握辖区社情民意。
在“公安管家”政务微信上,该局创新“百万警进千万家”线上走访活动,一键推送调查问卷,并辅助线下走访活动,实现警务效能提升和群众满意双赢。
服务实战“要素汇聚网”更具规模
近日,根据每日待办提醒,江豪社区“公安管家”陈常军对前期某企业查出的问题进行复查,发现仍存在问题,随即将整改通知书通过政务微信发送给当事人,同时将隐患整改通知书、移交通知书等一键移交日照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通过‘公安管家’云驻企办模块,实现执法智能化和资源信息共享,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警力。”日照高新区公安分局艳阳路派出所教导员朱晓燕介绍。执法中,通过“公安管家”添加管理对象为好友,线上送达法律文书、线上指导整改反馈,变单项管理为双向互动,增加柔性管理“厚度”,实现平安共治。
聚焦应用,服务实战。日照高新区公安分局创新“数字+执法”模式,实现执法全程“掌上办”。该局基于政务微信H5接口,开发集1个平台(智汇警微)、2个服务窗口(云驻办公、云警务室)、6大中心(居民中心、企业中心、基础管控中心、安防中心、宣发中心、队建中心)、N个场景应用(人、事、物、地、组织)为一体的“126N融警务基础要素管控平台”,实现资源整合、智能感知。
目前,辖区5.68万居民、20类1800家行业场所、6类9151家园区企业、5类矛盾纠纷等基础管控,通过政务微信“智汇警微、平安共治”主战主防体系,实现要素科学性评估、动态监测、精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