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通讯员 李迪 杜祥昌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
五莲县洪凝街道作为县城驻地街道、主城区,在五莲县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多年来,始终立足县城驻地优势,扛起县城主城区发展责任,全力当好县域发展“领头雁”。
2023年,洪凝街道锚定“一四五一”总体工作思路,持续深化“融入县城,服务县城,受益县城”发展理念,聚焦“重点工作突破年”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23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 . 33亿元,占预算的1 1 4 %,同比增长21.9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9.5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40.92亿元;外贸进出口额完成27.22亿元;“四上”企业纳统入库完成15家。
工业经济量质齐升 优质项目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年,洪凝街道以工业为主导助推城镇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上提质、在项目建设上提效,工业经济取得新成效。全年累计推进招引项目12个,总投资16.4亿元。内资到位资金4.2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18%;省外银行进账单2.6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47%。
由成都银犁冷藏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山东莲冠食品高端康养预制菜项目(以下简称“莲冠食品项目”),是五莲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的重点项目,致力打造预制菜产业的“链主”企业,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预制菜生产智慧工厂。
在莲冠食品项目4号车间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建筑面积38500平方米、长约200米的厂房已经封顶,进度较原计划提前近2个月。
大健康高端康养预制菜项目负责人颜炳友说:“项目于2023年8月11日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四层办公楼主体框架、2—7号厂房主体建设,预计今年12月份建成投产。”
据了解,莲冠食品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高标准生产车间、智能化冷链云仓和辅料库等公辅设施12座,生产健康油炸类、高端蒸烤类、快捷调理类和药食同源类四大系列高端康养预制菜。
此外,莲冠食品项目将引进包括德国全自动搅拌机、智能化机器人、高端智能化连续自动包装机等先进设备生产线24条,生产线的关键环节实现操作无人化。项目全部投产后,年生产能力达7万吨,可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8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
莲冠食品项目的落地建设,正是洪凝街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广辟途径抓招商引资、完善机制抓项目建设的力证。
为加快项目建设,洪凝街道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靠前服务,全面梳理项目任务清单,建立问题协调、问题追踪、专人负责等项目推进机制,先后帮助解决了威海路建设通行、联系渣土对原先低洼地带免费垫高等问题,有力保障了项目快速推进。
颜炳友说:“作为全县预制菜产业的‘链主’企业,我们将推进企业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工厂+农户’‘工厂+合作社’等多种运营模式,带动本地畜禽养殖、农作物和中草药种植等第一产业发展,拉动周边包装业等第二产业发展,助力电商、运输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三产融合、多方共赢’的格局。”
“片区制”创新城市治理模式 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2023年,洪凝街道不断优化功能布局、运行机制和治理力量,创新实施城市片区制改革,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治理实现新突破。
其中,“片区制”工作模式正是洪凝街道集聚服务资源、解决群众难题的创新探索。
五莲县城区南北狭长,市民居住分散、社区众多,导致服务力量分布不均、行政资源下沉不到位。以往社区发现问题需层层上报,很难与县直职能部门直接进行对接。
为了提升处置效率,洪凝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城市“片区制”工作模式,将过去14个城市社区整合为城中、城西等5个片区,每个片区覆盖2—4个社区。片区党委可协调住建、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公安等力量,整合驻片区单位、社会组织、楼栋长等资源,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难题。
一次,五莲县幸福路出现了堵车。网格员发现情况后,上报城西片区,城西片区党委书记杨柳青立即组织派驻片区的综合执法人员、交警等赶往现场,实现了接诉即办。
“以前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层层上报,再协调相关部门处理。如今,得益于城市‘片区制’工作模式的探索,效率提高不少。”洪凝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世飞说。
在此基础上,洪凝街道坚持“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理念,建设位置更加优越、区域更加开放、资源更加集约、服务更加便捷的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并启用“红立方”“凝聚里”等五处城市片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起“一体两翼”社区治理新格局。
为充分保障居民活动需求,五个片区活动中心每日常态化开放至晚上9点,节假日提供延时开放服务,受到了群众点赞。
此外,洪凝街道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投资3400万元,完成对13个小区36栋住宅楼的重点改造,惠及居民1194户。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治理力量,洪凝街道通过凝聚居民、网格和社会力量,使社区治理更“有温度”,居民生活更“有质感”———
筹备指导现有180个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换届选举,目前已有157个业委会启动选举程序,130个业委会完成换届选举。
不断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共统筹辖区群团组织33个、社会组织30家、“能人库”169人、志愿者604人,开展助学助老、法律普及等85项社会治理项目。
党建引领谋发展 黄金耳“种”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走进洪凝街道红泥崖村,在红泥崖智慧菌菇产业园大棚内,满棚的黄金耳金光闪闪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于“黄金世界”。
去年以来,红泥崖村依托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试种的黄金耳取得成功,以特色产业种出村集体经济好“钱”途,开辟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这座“黄金屋”的工程师——— 红泥崖村党支部书记张守英说:“2022年3月,我们对大棚进行了提升改造,然后在恒温恒湿的大棚中试种了一棚黄金耳,现在看长势还是非常好的。”
作为食用菌界的新宠儿,黄金耳是一种食、药兼用菌,因其胶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被誉为“菌中燕窝”。黄金耳种植周期短、产量高,市场前景广阔,是名副其实的“金耳朵”“金疙瘩”。
在种植黄金耳之前,张守英便做足了市场调研,当她得知市场对黄金耳的需求越来越大,便决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让其真正成为红泥崖村增收致富的“黄金”。
张守英告诉记者:“我们准备今年在这个基础上再分批分量地种植黄金耳,吸纳更多村民过来边打工边学技术,再留出几个棚作研学基地,让孩子们了解黄金耳是怎么在大棚里长出来的。”
近年来,红泥崖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方式发展食用菌产业,投资1500万元高标准建设食用菌基地,已建成27个智能化大棚,用小小蘑菇开辟了乡村振兴的致富新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去年以来,洪凝街道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引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关键一招,大力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实现新突破。
在这片乡村沃土上,还有更多“金灿烂”的收获——— 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82亩,共种植1.14万亩小麦、1万亩玉米、2万亩花生、3500亩谷子、3800亩露天蔬菜、500亩设施大棚蔬菜等作物,全部实现丰收丰产。
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大地上铺展开来。
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幸福笑脸温暖人心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2023年1月完成了河西崖南片区拆迁,6月育才路贯通;7月完成了大尧北京路200户协议签订及拆迁工作,12月北京路贯通,打通了城区最后一段“断头路”……去年以来,洪凝街道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群众的笑脸成为最美的风景。
棚户区拆迁推进迅速———
大尧居北京路片区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70年代,房屋老化严重,同时,此处房屋的存在导致北京路始终未贯通,给居民出行造成了不便。2023年,洪凝街道把大尧居北京路片区改造项目作为重点攻坚突破项目,项目进展蹄疾步稳———
2023年7月16日,大尧居北京路片区改造正式启动,补偿协议签订、房屋腾空及处置权移交等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7月27日,大尧居北京路片区房屋拆除工作启动。该地块拆除完毕后,直接打通北京路东延的堵点,打通群众期盼多年的民生路,便利群众出行。
打通断头路、串起“幸福路”———
作为五莲城区东西交通大动脉的北京路,多年来一直是一条断头路,也是城区最后一条断头路,承载着群众的热切期盼。各相关部门单位克服拆迁量大、工期短、任务重等困难,从7月份启动拆迁,9月份进场施工,12月份建成通车,让城东片区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实现了路路畅通“微循环”,串起了居民出行“幸福路”。
人居环境颜值“焕然一新”———
2023年,洪凝街道投资560余万元,对21个村居、长11403.6米的农村破损道路进行沥青罩面,新修道路3598.9米。投资18万元为45个村居免费发放绿化苗木进行绿化提升。投资1000余万元对5处秀美片区示范村按节点进行“五化”提升,其中利用320万元重点打造冯家坪全域秀美示范片区,建设10公里樱花走廊,绘制11处共4000平方米特色节点墙绘。
养老助餐服务温暖更多老人———
实施农村幸福院提档升级工程,在原有41家星级幸福院、37家幸福食堂的基础上,原有幸福院星级提升2处,新增星级农村幸福院6处,保障惠老助餐服务,实现了村级幸福院和幸福食堂全覆盖,服务老人1300余人。
从目之所及到心之所感,洪凝街道正在不断描绘着群众不断上扬的“幸福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