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美莹 通讯员 胡科刚 李云
近年来,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能动司法质效提升年”和全市法院重点工作安排,以“三强三优”专项活动为抓手,打造“青心向党行·增色金天平”青年工作品牌,激发青年干警的先锋力量、青春活力与司法担当。今年3月份,该院获评市直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先进集体。
“强”理论学习筑牢青年干警政治忠诚
该院结合工作实际,以党支部为依托、以审判团队为基础,通过青年干警自主报名、组织审核的方式选拔组长,成立9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构建“三位一体”学习体系,切实让青年干警“动”起来,理论学习“强”起来。发挥“关键少数”领学促学作用。构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集中宣讲引领学、邀请专家辅导学、党支部书记讲党课促学机制,每名党组成员联系指导一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分组,让青年理论学习始终紧跟党组,与党组同频共振。发挥青年骨干研学践学作用。各小组自发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在一起读”党史文献、理论原著,“拿起笔写”体会、感悟、手记,“走出去看”包联村、党建共建单位,“我自己讲”红色故事、党史知识,每个人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激发,学深、学新、学透的氛围愈发热烈。
推动线上线下学习同频共振。建立网上党建阵地、山东通党建群等互动平台,依托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软件,打造指尖上的学习课堂;引入有声图书馆,实现青年学习读物等音频作品扫码即听、随听随学,进一步拓展宣传教育空间。实行一月一通报制度,每个月由机关党委对9个小组开展活动情况进行通报,通报结果纳入年底绩效考核及评先树优,形成闭环管理,将学习活动落到实处。今年以来,9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共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105次。
“精”业务学习夯实青年干警履职基础
“输血”变“造血”,新老传帮带。创新实施“青蓝计划—向标兵看齐”活动,34对模范法官与青年法官助理“师徒结对”,师傅从驾驭庭审到文书撰写,从办案经验到理论调研,“一对一、手把手”传帮带,要求师傅指导徒弟每年至少完成1个精品案件、1篇调研分析、1篇优秀文书;召开座谈会,师傅教授经验,徒弟谈跟班体会,不断加大青年干部培养力度,形成青蓝相继的生动局面。“台下听”变“台上讲”,青年当主角。为青年干警搭建舞台,举办18期“法苑大讲堂”,30余名青年干警上台分享援疆工作经历、党建工作感悟、为群众办实事思路、驻村帮扶体会、业务知识等内容;举办“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主题青年干警座谈会,谈体会、谈困惑、谈经验。从“坐堂问案”到“苦练内功”,夯实业务功底。针对青年法官、法官助理、司法行政人员、书记员“四类人员”开展月度大练兵,通过庭审观摩、案例讲评、法苑讲堂等形式,共计练兵836人次,引领青年干警苦练内功、激发动能。
“活”文体学习激发青年干警学习兴趣
兴趣小组百花齐放。该院发挥青年干警特长,组建球类、健身气功类、书画摄影类、演讲主持类等9个兴趣小组,200余名干警报名参与到小组活动中,陶冶文化情操,健康身心体魄,增强集体归属感。以赛促学展风采。以兴趣小组为依托,积极参与上级组织各类比赛,先后荣获全省法院岗位练兵竞赛三等奖、全市演讲、合唱、八段锦比赛一等奖、党史知识竞赛优秀奖等奖项;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任务,与市体育局联合开展“全民健身·机关先行”共建活动,组织参加市直体育运动会,组织开展中院职工体育运动会,激发青年干警青春活力。青春荐读凝聚共识。先后举办“五四青春荐读”“书香法苑 共阅青春”诵读会、全市法院书画摄影比赛等活动,以文化人,共叙家国情怀。
“亮”调研学习激励青年干警增色“金天平”
以服务发展大局为使命。在市委、市委政法委领导下,深化十大领域府院联动,通过信息共享、联动协调、首案示范,助推各类行业纠纷源头治理,擦亮日照“府院联动·共治共赢”品牌,有关做法获省法院领导批示肯定。出台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12条意见,让企业家敢闯敢干、安心经营。
以深化司法品牌建设推动为民司法。该院部署开展“案件到我为止”活动,通过开展“组织一场专题论坛,开设一个研讨专栏,发布一批典型案例,开展一次讲评交流”等“四个一”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干警用更加有力量、有温度的新时代司法回应人民关切;推进“立审执一体化”,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半月谈》《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重点报道,省委改革办刊发有关做法;创新打造“法润少年校园安”,搭建覆盖范围广、协作单位多、保护机制完善的校园安全工作格局,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期刊对此专门报道;深化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坚持“双赢多赢共赢”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经验做法获评全国法院优秀信息、全省法院2023年度十大改革典型事例。激励青年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党建队建成果丰硕。今年以来,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有19名青年干警、11个集体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