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全媒体记者 王季平 通讯员 姚文凤
“叮,叮,叮……”吃过晚饭,家住岚山区的于蓉,手机响起了微信提示音。不用看她就知道,一定是孩子老师又发来了当天的课堂情况反馈。
“部分同学的卷面不够干净整洁,书写还需提升……”于蓉孩子的语文老师孙萌萌在群里通报了语文的课堂练习情况。
“今天课上主要讲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回家后可以多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与此同时,数学老师丁伟及时和家长沟通,探讨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024年秋季,于蓉孩子在岚山区实验小学入学一年级。开学之后,每天看老师们在群里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
“孩子刚入小学,是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很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没想到,老师们每天都会发来课堂情况,并及时了解家长意见建议。家长和学校双向奔赴,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于蓉说。
作为一名“新手”家长,她坦言,在孩子即将入学的前半年,她曾一度很焦虑。
然而当孩子真正进入小学,她发现,情况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糟糕”。
首先学校的课程安排注重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孩子适应新阶段,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学,让孩子在轻松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新学期开学几周后,学校专程举办了一期“彩虹有约”家长论坛,邀请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和家长代表,现场分享家校共育经验,让家长明白如何有效参与孩子的教育。从那之后,她学会了有条理地安排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此外,在课程进行中,老师们抽出了许多精力放在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上,每天在微信群里与家长交流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学习情况、教学方向等内容。
“老师的认真负责治好了我的焦虑。”于蓉说,老师的主动分析、及时交流,事无巨细的交代、认真细致的家校沟通,无不体现着他们的用心和用情。
家长的心声,正是岚山区实验小学认真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成效,亦是该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岚山区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青蓝工程”“名师领航”三大工程。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力培养“本土”教学能手,打造岚山教育“领军人物”,夯实全区新任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教育名家等教师队伍梯队建设成果。
此外,实施“强德固本”工程,深化“十礼童行”育人品牌建设,岚山区在全区中小学创新打造“经山海文化学堂”文明实践品牌活动等,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托起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