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豆腐飘香年味浓
  

全媒体记者 孙晓梅
  年末,踏上回乡路的人,心中满是对家乡那份独特年味的向往。而对于张纪忠来说,老家一口热乎的鲜豆腐是他最想念的。
  1月23日,腊月二十四,走进莒县店子集街道围子社区村民张纪忠的家中,他与家人正忙着做豆腐,淡淡的豆香味弥漫着整个屋子。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这是民间的俗语,还有句“赶得上杀猪,赶不上磨豆腐”,意思就是磨豆腐一定要趁早。回家第二天,张纪忠就开始张罗了起来。
  “闺女,今天家里做豆腐,要来家吃啊!别忘了带着果果一起回来。”一大早,张纪忠就给女儿打去了电话,并叮嘱要带着4岁的外甥一同回家。
  农村做豆腐,包括豆子泡发、磨浆、烧煮、压榨、成型等工序。前一晚,张纪忠已经将挑选好的黄豆进行浸泡,经过充分吸水膨胀后,黄豆皮已基本脱落,又经过几遍清洗,黄豆材料就准备好了。紧接着,张纪忠用扁担的两端挑着黄豆和空桶到就近的磨坊加工。不一会儿,黄豆便研磨成浆,将豆浆挑回家时,沉重的桶压得扁担链条吱呀作响。
  “以前磨豆子都是手工推磨,现在用机器更方便一些。”张纪忠说。
  豆浆倒入大锅,女儿则将灶内添好柴火,大火烧开后,张纪忠与家人将煮沸的豆浆倒进水缸中。
  “这是干什么啊?”果果问道。
  “姥爷在用卤水点豆腐,把卤水添加到豆浆里,慢慢搅拌。”果果的妈妈耐心解答。
  “做豆腐,就像是做人,得有耐心,也得懂得变通。”张纪忠说。一旁的果果懵懵懂懂只觉得好奇,围着水缸转来转去。
  加热后的豆浆和卤水溶液相遇后,逐渐产生凝聚现象,形成豆腐脑状,之后用纱布包扎起来,摆上木板,再平稳压上石墩,待多余的水分流出,成型的豆腐就做好了。
  “好不好吃?”
  一旁的果果,只是摆了摆手说:“没有味道。”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
  “以前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聚在一起做豆腐,那时候条件有限,但这简单的食材却能做出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虽然现在买豆腐容易又方便,但自己做的豆腐质地细腻、软嫩可口,更有过年的气氛。”张纪忠说,豆腐,代表着清白、纯净,也寄托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做豆腐的过程,不仅仅是对豆腐制作工艺的传承,也是对家族记忆、文化传承的一次深刻交流。随着一方方嫩白的豆腐切好放凉,整个院子弥漫着淡淡的豆香,那是年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豆腐飘香年味浓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