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鲁晓凡 通讯员 李尧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随着蛇年春节的临近,家家户户的灶台开始热闹起来,美味可口的馒头陆续出锅亮相,日照高新区的年味在热气腾腾里愈发浓郁温馨。
在河山镇优甜花饽饽店内,花馍手艺人王静怡以面为礼,迎接新春的到来。各式各样的花馍琳琅满目,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这些花馍不仅形态各异,还各自蕴含着深厚的吉祥寓意,为即将到来的蛇年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花饽饽的造型款式比较丰富,我通常每天会做两三款。”王静怡介绍,现在的花饽饽不只依靠传统手艺,也会使用器具辅助,同时都是使用无添加剂的果蔬汁调色,做出来的花饽饽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美味健康。
走进热气腾腾的面点制作室,一股浓郁的面香味扑鼻而来,王静怡正忙着制作一系列蛇年主题的花馍。从和面、醒发、塑型到蒸制,一块块柔软的面团,在她的手中,经过揉、搓、捏、拽、剪等工序,一步步变身为造型各异的创意花饽饽。
彩面翻飞巧手间,花馍绽放吉祥年。这些栩栩如生的花饽饽,不仅承载着浓浓的年味,也传递着美好的祝福。王静怡表示,她制作的蛇年主题花饽饽,如蛇形、福袋等分别有“巳”事如意、金蛇送瑞和代代有福等美好寓意。
随着蛇年的临近,蛇年主题花饽饽的订单量也在不断增加。“我们家每年都在这儿订花饽饽,今年也不例外。”正在店里选购的许女士表示,这些漂亮、美味、寓意又好的花饽饽是他们家年夜饭的招牌“选手”,也是走亲访友必带的礼物。
花饽饽作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山东人重要的传统吃食,更是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吉祥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除了制作精美的花饽饽,蒸白面馒头也是家家户户迎新年的重要活动。圆鼓鼓的白面馒头寓意着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团团圆圆。
“准备出锅啦,老汪拿盖井。”家住河山镇汪家官庄村的吕芝霞正招呼老伴儿装馒头。锅盖一起,热气腾腾四散,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馒头的香气。“白白胖胖”的大馒头也在翻滚的热气里被一个接一个地摆在了盖井上,过年的氛围和仪式感也随之更进一步。
看着眼前又白又圆的馒头,老汪开心地说:“这锅馒头蒸得好,我们明年的日子肯定会蒸蒸日上。”一屋子热气,一锅儿馒头,一句肯定和祝福,幸福在此刻具象。小小的馒头不仅“蒸”出了浓浓的年味,也“蒸”出了人们对当下幸福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