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发展芹菜种植产业,种植规模达到100多亩,年产量60万斤,每年带来约200万元的收入,东石梁头村——
点“芹”成“金”绘丰景

  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通讯员 尹宏业
  春节期间,东港区涛雒镇东石梁头村的蔬菜产业发展基地依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叉车穿梭于车间之间,恒温库内绿油油的芹菜被源源不断地运至工作台,工人们分组进行切根、劈梗和分级包装。
  “去年12月中旬采收后,我们将这些芹菜立刻转移至恒温库中保存,使得上市时间能够延长到春节期间,确保了新鲜度与市场供应。”1月20日,东石梁头村党支部书记丁磊看着眼前这番忙碌景象,成就感满满。
  过去10年间,丁磊带领村民在芹菜产业上“深耕细作”,使得一根小芹菜,有了多种“吃法”,走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现在村里的芹菜种植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00多亩,年产量在60万斤左右,每年带来约200万元的收入。”丁磊介绍。
  可以说,2015年是东石梁头村芹菜发展的转折点,这一年,东石梁头村成功培育出空心芹新品种,不仅抗倒伏能力强,亩产提高30%,而且口感脆嫩无丝、味道清甜、色泽浅绿,无论是凉拌还是爆炒都口味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芹菜的价格从最初几毛钱一斤逐步涨到了现在的三四元一斤,成为市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
  “我们村种植芹菜已有百年历史,这条路走好了,真能走出‘名堂’来。”凭着这种自信,2020年,东石梁头村利用扶贫产业资金及配套资金600余万元,建起了连栋温室大棚3座;2021年又争取帮扶资金建设了30栋椭圆形保温大棚、1栋玻璃智能温室、2栋蔬菜加工及仓储冷冻厂房。
  从成立合作社,到搭建连片现代化温室大棚,再到配套蔬菜加工和仓储冷冻厂房等,脆生生的芹菜为东石梁头村铺就了一条“绿色”致富路。
  商标傍身,才能闯出市场。近年来,该村注册了“东石良”商标,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资质认证,芹菜产业走向“品牌化”发展道路。
  “目前,芹菜生产实现了标准化运营,包括统一种植、统一栽培、统一管理,通过选优品种、土壤改良、深加工等方式,应用微喷滴灌、遮阳系统、自动增温降温和通风系统、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实现了增产增收。”丁磊说,科学种植是保障芹菜品质的关键所在。
  点“芹”成“金”绘丰景。东石梁头村还致力于芹菜的深加工,探索“一芹多吃”,利用芹菜的粗枝绿叶开发出“芹菜小豆腐”,使用芹菜芯的嫩枝黄叶开发出了“生吃芹菜”等“新吃法”。同时,村里还计划推出芹菜茶、芹菜粉等新产品。
  如今,村里积极发展特色果蔬大棚种植产业,除了芹菜之外,还引入圣女果、草莓等经济作物,加快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使大棚经济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随着涛雒镇现代蔬菜农业产业园、电商运营中心等设施的不断完善,一条集种植、加工、包装、运输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形成,展现出蓬勃的活力。
  “未来,我们继续以芹菜种植为突破口,引入更多新品种、新技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助推农业产业升级。”丁磊说,村里还将注重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等融合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风情,更好地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点“芹”成“金”绘丰景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