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左加欣 报道
本报讯 近期,岚山区积极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在各学校创新实施“上午40分钟+下午30分钟”的“分段式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赋予学生充足的“运动空间”,激发学生健身运动能量,全面提升学生成长的“精气神”。
在岚山区玉泉实验中学,每天的大课间,各个班级排好队列,有序地进入操场指定位置进行跑步锻炼,学生在跑步中不断展示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坚强意志。
立足学校体育运动实际,岚山区教体局科学规划运动时间,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在全区中小学实施了“上午40分钟+下午30分钟”黄金大课间配时,上午40分钟设置“趣味跑步+学生体质健康操”内容,下午30分钟安排“趣味活动+体能训练”内容,形成“上午+下午”双时段,“运动训练+体质提升+趣味教育”三结合的特色运动体系,有效破解传统大课间“时间短、内容单、难持续”难题。
“我们在全区率先推行‘上午40分钟+下午30分钟’、全员参与和专项练习相结合的大课间模式,通过科学规划时间,整合资源,让体育锻炼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撬动‘五育融合’的新育人格局,让每一个孩子在奔跑中强健体魄,在拼搏中锻炼品德,成长为眼中有光、脚下有劲的时代新人。”岚山区玉泉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韩帮军表示。
在“分段式大课间”活动中,各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设计了富有特色的大课间活动项目,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比赛活动,将“多彩大课间+特色体育课”融入每日课程,保障学生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以课间“小切口”助力写好学生健康成长“大文章”。去年,岚山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格率达97.6%,学生标准体重率达65.8%,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