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生产生活引来“幸福水”,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引来“放心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来“生态水”——
全媒体记者 周小桓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在新的赶考路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道重要的必答题。
日照该如何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强基固本,真正读懂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盯准“绿色发展”关键点、找准“深入攻坚”着力点、把握“广泛参与”落脚点。答案,就写在一个个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里,写在一次次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的举措中,写在一场场深化节水控水攻坚行动中……
3月下旬,走进位于东港区涛雒镇巨峰河下游的涛雒地下水库施工现场,数名工人忙着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挖掘机、运输车默契配合搬运土方。经过前阶段的紧张施工,该项目已完成2座橡胶坝和地下截渗墙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大口井施工。
“2023年9月正式启动建设的涛雒地下水库是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集农业灌溉、城乡供水于一体,计划2025年6月完工。”据该工程技术负责人时伟介绍,涛雒地下水库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当前该区域内供水条件、地下水环境等,从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源保障。
项目为王,强基固本。涛雒地下水库项目只是日照市水利项目建设提速攻坚的一个缩影。紧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项目提升年”,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核心目标,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在日照,一个个骨干水网投资建设正高位运行,一个个水利设施建设现场正热火朝天——
实施防洪提升、供水保障、水生态保护、水库移民后期扶持4大类水利工程,总投资37.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亿元,重点实施岚山区浔河治理二期等9个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项目;积极推进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工程,破解我市无客水难题;超前谋划中央投资重点支持项目、专项债券发行领域项目,力争更多重点项目纳入国家、省专项规划……
立足于长远,着眼于未来,一批跨流域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为日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坚实保障。
大项目、好项目的运行管理是保障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围绕全市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管理,日照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在哪里?
以“五个强化”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水平,近年来,日照不断创新探索,以各类水利工程综合调度功能的实现,构建了“112N”的日照市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体系,因地制宜打造了5个特色区,以水库标准化运行管理带动水库生态效益、防洪效益、经济效益的发挥。2024年,日照成功争创全国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先行先试区域,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了水利部的充分肯定。
水畅其流,田得其灌的同时,日照也齐抓共管,持续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
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业兴”为标准,深入开展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加快实施袁公河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任务,争创2条省级美丽幸福河湖,打造1条省级效益河湖标杆;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不断推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平方公里以上,实现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绿化达标率100%;加强沭河、傅疃河等重要河道生态流量管控,实现重要河段一年四季“常有水”……
3月的日照,春潮涌动。治水利民,一条条灌溉渠道纵横交错滋养着万亩良田,映衬出高质量发展的水利答卷。
为百姓生产生活引来“幸福水”,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引来“放心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来“生态水”。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全市“项目提升年”重要时间节点,全市水利系统上下齐心,持续加大现代水网建设力度,狠抓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全力开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水”到渠成,润泽港城。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水安全,日照——目标明确,信心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