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房姿辰 报道
本报讯 近日,记者走进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山东晟华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眼前所见,机器轰鸣,焊花飞溅,生产现场一片繁忙。厂外,4米超大口径顶管涵正有序装车,即将奔赴全国基建现场。
“订单已排至三季度,产线开启24小时智能模式。”晟华管业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张永亮在中央控制室轻点屏幕,可视化管理系统实时跳动着设备参数。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晟华管业开年就获得1000多万元订单,预制箱涵、海洋牧场网箱等拳头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
公司车间内,佩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在仪器前有序操作。铁花火雨间,一根根管涵逐步成型。管涵是晟华管业的“王牌产品”,依托这一“王牌”,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加大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力度,不断赋能品质升级,产品涵盖大口径管涵、顶管及地下综合管廊等。
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管涵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排水,尤其是大口径管涵的崛起与应用,契合了场景化经济的深度延伸。
在青岛黄岛区,由晟华管业生产的抗震方舱公寓完成安装,展现了工业美学的跨界融合,成为打卡新地标。记者了解到,为了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晟华管业抢抓机遇,积极探索管涵多维应用场景,先后研发出防腐管涵、保温管涵、抗震方舱公寓、餐厅管涵、电力热力管涵等产品,成功在旅游景点、生态农业园区、民宿露营等方面进行应用,提升了旅游消费新体验。
除了管涵之外,预制涵洞、顶管、检查井、海洋牧场网箱、漂浮平台、人工鱼礁、超强混凝土构件等绿色建材产品,同样是晟华管业的“看家产品”。
在董梁高速施工现场,晟华管业生产的预制涵洞模块正进行精准拼装。据张永亮介绍,这一产品在工厂预制完成,现场拼装,达到了高效环保,既确保了工程质量,又缩短了施工周期,还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与环境影响。相比传统浇筑,预制涵洞结构更优,维修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显著,获得客户一致好评。
作为省内规模靠前、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绿色建材供应商,晟华管业坚持创新利企,以绿色环保、智能制造为路径,坚持将技术创新融入生产经营,进行多角度、多维度创新,全面提高产线自动化水平,合理配置生产各要素,实现全流程线上闭环运行。
自2017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水泥制品行业先进企业、日照市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称号,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发明2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件,以年均3到5项发明创造的速度不断推动产品品质提升。
焊花跃动间,晟华管业完成从传统排水管涵制造商向城市生命线系统服务商的智慧蝶变。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中,这家企业正以全产业链规模化智造支撑城市管网建设,以新质生产力绘就绿色基建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