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婧 报道
本报讯 近日,五莲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收到一面特殊的锦旗。市民解先生专程致谢,感谢该中心创新化解其家庭遗产纠纷,让继母子重拾亲情纽带。这起典型案例折射出该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2025年3月,解某因父亲遗留房产继承问题走进矛调中心。其与继母胡女士的纠纷核心在于:解某担忧遗产旁落,胡女士则恐失安居之所。调解员苗存德敏锐察觉,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情感维系考验。在“有事好商量调解室”,他运用“倾听——疏导——破题”三步工作法,通过四轮调解找到平衡点——创新采用“居住权与所有权分离”方案,既保障胡女士终身居住权,又明确解某产权归属,实现法理与温情的有机统一。
“这不是冰冷的协议,而是有温度的亲情契约。”苗存德如是总结。这场历时2个多小时的调解,既严格遵循《民法典》继承规定,又融入孝亲敬老美德引导,最终促成双方从对立走向和解,彰显基层治理的智慧温度。作为县域社会治理创新品牌,五莲县综治中心通过“三个一”工程打造矛盾化解主阵地。整合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等五大平台,形成“五中心合一”架构,汇聚15个常驻单位、9个轮驻单位资源,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创新设立全科调解窗口,配备专职调解员即时受理;构建“莲动调解”机制,建立调解专家力量库,吸纳老法官、党员老兵等36名调解专家,打造“12345+调解”“有事好商量”“枫和日丽”等特色调解室,2024年以来化解纠纷6000余件。
该中心建立线上线下双轨受理体系,线下实行法律工作者与综治专员“双坐班”,线上依托省“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实现诉求实时登记、精准分流。三年来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5.3%,“莲通人和”治理品牌逐渐成为基层善治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