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不敢开窗的村庄如何打开发展之窗?请看——
西赵家村的“二次创业”
  

□ 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 史树梅
  4月16日,记者走进岚山区巨峰镇西赵家村的茶乐园,孩童在茶乐园攀爬嬉闹,绿意绵延的茶园随风轻晃,咖啡馆飘出缕缕醇香,池塘倒映着垂钓者的身影。
  “谁能想到,现在咱们的茶乐园,以前是养殖区。”看着眼前的景象,西赵家村党支部书记李希林感慨万千,“过去,23户村民在这里搞养殖,行人路过,都得捂着鼻子,连车窗都不敢开。”
  转机始于岚山区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三个关键,西赵家村被纳入“茶乡凤鸣”茶旅融合片区,一场产业与生态的突围战就此打响。
  拆除养殖区是首道难关。万事开头难,动饭碗的事儿,更难。“拆了养殖场,生计怎么办?”“这么多鸡呀鸭呀,一时之间上哪找到销路”……村“两委”多次入户,养殖户们也各有苦衷。面对群众顾虑,西赵家村党支部牵头联络附近企业,帮群众找就业渠道和销路。
  最终,5个党员养殖户带头先拆。党员黄建华是村里最大的养殖户,他将当时圈里的100多头猪和9000多只鸡尽快出了栏。“为了加快进度,那半个月,党员们帮着装车转运,常干到凌晨两三点。”黄建华回忆。
  拆去旧业就要谋划新业。
  村“两委”开会商量:西赵家村有着“南茶北引第一村”的金字招牌,还是要鼓励大家吃“茶叶饭”,愿意做茶的,村里全力支持,帮助培训种茶、炒茶技术,开拓市场。
  “环境好了,收入翻倍,这才叫双赢!”拆迁户金为农在村里第一个办起茶厂,采摘旺季,他一天能炒制1000多公斤鲜叶,利用“线上+线下”销路通达。
  而占地98亩的茶乐园建设过程中,保留了十余年的银杏林作天然遮阳伞,臭水塘变身垂钓池,配套建设的咖啡馆、茶馆点缀茶园间。
  眼瞅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子又有了新的规划:打造民宿。
  李希林告诉记者,“依托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配套服务,村子将闲置房屋进行了重新装修,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眼下,“九一六民宿”已装修完成,开业正加紧筹备中。
  如今,西赵家村的“茶饭碗”正端出致富新滋味:该村与区新农村公司合作运营茶乐园,乐园内的百余亩茶园由村集体打理,新农村公司加快露营基地、茶艺体验等新业态的布局,村民变身“产业工人”在茶乐园内进行卫生管护、设备维修等。
  数据显示,茶产业链已带动该村80%村民转型,户均年增收1.2万元。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西赵家村的“二次创业”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