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阳历4月19日—21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30°(春分时为太阳黄经0度)。谷雨即“雨生百谷”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这里“雨其谷于水”是倒装句,其中“雨”是动词,意为“降下雨水”。“雨其谷于水”变换成现代人理解的语序应为“雨降于谷”,主要是强调雨水对谷物的滋养作用。“谷雨”这个节气的名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以及和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谷雨时节,南方地区已是“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而在淮河以北,依然还在百花争艳、杨柳纷飞,呈现出一片花香四溢、柳飞燕舞的盛春景象。气温虽已转暖,但是早、晚仍然比较凉快。路上行人“乱穿衣”,短袖、单衣、小夹袄“五花八门”。
而在山东日照,谷雨前后又有一番别样风景。
“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五莲山上的杜鹃花开始竞相开放,满山满坡一片艳红,与山光石景相映衬,宛如天然画卷。海边的杜鹃花博览园第七届中国(日照)杜鹃花节尚未启幕,已有不少等不及的游人来“探班赏花”了。
“劝农深入四郊春,谷雨轻笼锄麦人”“愿景丰收圆美梦,春华苦作酿秋实”。谷雨对于农业和从事农业的人们来讲,是重要的农事时段。此时麦田青青,已到抽穗开花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水和人力疏松土地、清除杂草,保障麦苗的健康高质成长,为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在日照莒北、莲西等粮食主产区,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农民们正在辛勤地忙碌着。
对于日照而言,谷雨时节最动人的景色莫过于春茶采摘开始了。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写道:“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前后正是日照绿茶开园的最好时候。在素有“江北绿茶第一镇”之称的岚山区巨峰镇,“满园茶色关不住”,茶韵悠悠,满目皆绿。茶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嫩绿的新芽宛如翡翠般晶莹剔透,闪烁着生命的光泽。每一片嫩芽都像是大自然写下的诗行,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茶园里采茶的茶农和来赏春品茶的游人络绎不绝。谷雨时节品一杯当季的新茶,已然成了日照市民谷雨节里的重要习俗。
除了喝谷雨茶之外,谷雨时节还有吃香椿、走谷雨等习俗。掐下香椿树的嫩芽,打上几个鸡蛋,当金黄的鸡蛋与嫩绿的香椿完美交融,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不但是孩子们的最爱,也是不少人年少时对于春天里的美味回忆。而“走谷雨”则与清明“踏青”类似,已逐渐演变成时下人们交流、交往的社交活动。谷雨这天,青年妇女们会结伴走村串亲,有的还会结伴到野外去踏青郊游,与大自然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这既是亲近自然、顺应节气变化的体现,也是对朴素健康生活的追求和祈愿。
谷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其由来、丰富的习俗到与之相关的诗词文化,都反映出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而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供稿:日照市农业农村局乡村建设促进科 秦泗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