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
红链聚力赋新能 多元发展绽活力

  全媒体记者 郑笃凯 通讯员 董丹丹
  蝉鸣盛夏,骊歌响起。随着毕业季的到来,2025届毕业生们即将告别校园,踏上人生新征程。
  “阿姨,谢谢您这四年的照顾!”“孩子,到了新地方要照顾好自己,常回来看看!”这样的对话在日照大学城文泽园公寓楼下不断上演,许多毕业生与宿管阿姨相拥而泣,依依惜别。在宿舍楼内毕业生与室友、宿管阿姨合影留念,定格美好瞬间。
  为给毕业生提供安全、便捷、暖心的离校服务,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文泽园管理处党支部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在各公寓楼设立“毕业生暖心服务点”,免费提供胶带、打包袋等行李打包用品。宿管阿姨们化身“贴心管家”,主动帮助毕业生搬运行李;深夜仍坚守岗位,为晚归毕业生开门登记,用细致入微的关怀为毕业生离校保驾护航,让他们带着温暖与祝福奔赴远方。
  温情服务的背后,是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以党建为魂,聚力打造“红链赋能”工程,所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与多元活力。一直以来,该集团党委将党的坚强领导贯穿始终,把党组织链条牢牢嵌入产教融合深化、经营业态拓展、服务品质升级的全链条各环节,成功激活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红链”织网:党建共建奏响“园校同心”曲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深刻把握“城市+大学”发展战略核心要义,将高校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化拓展党员干部联动、党建活动联办、业务领域联接、党建品牌联创的“四联共建”机制,与4所驻园高校党支部开展深度合作,奏响校企协同发展的时代强音。
  志愿服务成为校企融合的亮丽名片。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该集团联合社区与高校志愿者开展车辆规范摆放、环境清洁及多项特色公益服务。30余名“红马甲”在文湖路、学苑路重点整治乱停乱放车辆,赢得商户居民一致赞誉。各园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更是化身“暖心驿站”,验光调试、设备检修、上门维修等贴心服务直抵学生心坎。校企携手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交通劝导等行动,让“志愿红”在大学城熠熠生辉。
  倾听心声,立行立改,方能提升服务温度。在3月27日的“园校同心·温情共建”座谈会上,60余名师生代表与该集团、服务商坦诚交流,硬件设施升级、管理效能优化等成为焦点。该集团党委有关负责同志现场督办“淋浴水温不稳”等问题,可即时整改的问题24小时内落实,系统性工程则专项推进。
  “学生事无小事”成为解决问题的第一标尺。该集团紧扣服务学生的核心定位,将重心下移、服务下倾,工作中通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需求的主动服务方式,形成一套新的工作法。各公寓值班员深入学生宿舍,以“谈心交流”的形式,营造轻松氛围,鼓励学生敞开心扉,了解其真实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状况、实际困难和需求。同时,从优秀宿舍汲取建设经验、学习精神风貌,反哺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
  今年3月,“植”此青绿行动在毓秀园、德胜园同步铺开。集团党委联合济宁医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师生,挥锹培土、浇灌新绿,40余株木瓜、腊梅等树苗扎根生活区。师生们挂上树牌、合影留念,绿色发展理念伴随新苗一同生长。
  栽梧引凤,润物无声。随着“园校同心”共建机制持续深化,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正以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实践,为3万余名师生筑就温暖港湾,将高校的智慧活力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澎湃动能。
“红链”铸能:产教融合锻造发展新引擎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如何实现“稳”与“进”的平衡、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近年来,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党委将深化改革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研究谋划中长期发展框架,全力拓宽多元经营边界,该集团多元经营收入和利润占比大幅提高,经营有活力,发展有韧性。
  “以前放学后再去买饭,要花近10分钟,现在可以提前下单,回到生活区就能收到餐品,太方便了!”如今,日照大学城的学生们对新上线的智能外卖配送系统赞不绝口。依托高校消费大数据分析,这套系统不仅能够优化餐饮供给结构,吸引优质商户入驻,形成健康餐饮生态圈,还可在满足3万多名师生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强化“借力发展”思维,深化与山东省就业促进会、日照京华电商管理公司等实力培训机构合作,拓展大学生继续教育、就业创业、岗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线上自学、数字人才、低空经济等多元化项目,延伸就业指导与人才招引服务链,强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支撑,助力更多人才留驻日照发展。
  该集团还立足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协同中开数字集团精准对接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岗位与课程,与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合作开设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订单班,共同培养符合数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与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打造集教学、实践、研发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日照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我们坚持深化资源整合,稳固基础业务优势,创新盘活策略,加速闲置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园区闲置公寓、餐厅闲置窗口、文华大酒店等重点资产,该集团量身定制专项运营方案,鼓励物业、餐饮、网络、教育等子公司深挖现有资源潜力,主动开拓外部市场。
  截至目前,协调高校整合闲置床位1500余个,二人间、静音自习室等特色化改造有序推进;利用毕业生离校窗口期,积极争引教育培训、研学旅游等人员入住创收;聚力项目招引落地,组建招商专班,推行全员招商,探索建立长效合作与协同招商机制,全方位激活区域产业潜力。
“红链”连心:精准服务架起温情“连心桥”
  大学城如何为大学服务?近年来,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建强自身,以服务铸温馨”的服务之路,坚持把为学生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加强与师生的互动,采取多种形式畅通服务工作渠道。
  以“一对一”结对共建深化党建创新,提升集团党建工作活力;以“一对一”结对共建完善集团职能部门与园区常态化联系机制;以“一对一”结对共建拓宽职能部门服务园区、服务师生的渠道;以“一对一”结对共建促进职能部门与园区共同发展……
  当前,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党委正全面推进过硬党支部“一对一”结对共建工作,通过职能部门与园区党支部精准对接,构建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新格局。结对党支部通过联合开展“三会一课”示范观摩、互派党员授课等方式,实现组织生活共过、党员教育共抓、党建资源共用。同时,建立“季度督导+年度评估”机制,党委班子成员直接挂钩联系点,通过清单化管理确保共建实效。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要在贯彻落实上见真章。过硬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升服务质效。为此,该集团创新建立“四长联动、多方参与”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校企联席会议、日常巡检等制度,联合高校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等200余人共同参与园区治理。
  同时,为高校课外实践提供支持,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在服务机制上推出“接诉即办”快速响应、“首问负责”全周期服务等四项机制,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诉求,完成维修回访400余次。特别是在餐饮安全领域实施全流程管控,完成30批次食材农残抽检,开展安全培训19次,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并设立惠民窗口提供低价菜与免费汤,开展“餐厅后厨开放日”活动,建立起师生“三级联防”监督机制。
  通过构建“红链赋能”体系,日照大学科技发展集团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师生需求的强大动能。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以融合为路径、以安全为底线的高质量发展“红色链条”正日益壮大,为我市加快实现“城市+大学”美好蓝图、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坚实的国企力量。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县域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红链聚力赋新能 多元发展绽活力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