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农户亩均增收300-500元、村集体年均增收超8万元,五莲县——
土地托管新模式激发农业发展新潜力

  本报通讯员 岳德坤 李发成
  近日,第五届全国农业综合服务商大会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五莲县供销社报送的《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赋能乡村振兴》案例,成功入选全国“2024—2025年度乡村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经验”。
  这份沉甸甸的认可背后,是五莲县用智慧与汗水在48万亩农田上年复一年的精耕细作,是带动农户亩均增收300—500元、村集体年均增收超8万元的硬核答卷。
  面对人均耕地少、劳动力外流、种植成本高的困局,五莲县供销社以创新破题,联合省供发集团在全市率先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全程托管+保底收益+约定提成”模式。在于里、许孟等农业大镇,昔日的零碎田块正悄然蜕变。
  农户将土地放心交给供销社托管,每亩享有800元保底收益,更能分享规模经营带来的二次红利。于里镇于里沟村850亩托管田成为生动样板:农户亩均收益跃升至1 3 0 0元,较过去自主经营激增85%;村集体累计获得40万元分红。
  一条“小田变大田、散户变股东、农民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共赢之路清晰铺展。
  当传统农业插上数字之翼,五莲供销社自主研发的“e托管”平台成为田间地头里的智慧大脑。它能精准捕捉温湿度、病虫害等20余项关键指标,通过AI算法生成个性化施肥灌溉方案,让化肥用量锐减30%,农药使用量直降25%。
  同步组建的专业飞防大队,构建起“农户指尖预约—地块精准测绘—无人机智能作业”的高效服务体系。千亩农田一日覆盖,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升30%。凭借硬实力,2025年接连拿下省供发集团5000亩小麦“一喷三防”及五莲县6万亩绿色防控飞防项目。
  “集中采购+统防统治”模式,每亩为农民再省20元成本,科技兴农的承诺化为真金白银的实惠。
  好服务离不开高效流通支撑。五莲县倾力打造“1+12+62”三级为农服务网络——— 1个县级集配中心高效运转,12个乡镇服务站承上启下,62个村级服务社扎根一线,编织成一张覆盖全域的农资配送与服务保障网。
  2025年春耕期间,1.2万吨优质农资通过这张保障网络精准直达田间,保障了全县超90%的农田需求。严把质量生命线,农资追溯系统实现从出厂到地头的全程透明监管,让“放心农资”真正守护粮食安全根基。
  产业振兴是富民根本。五莲县供销社成立莲供电子商务公司,聚力打造“莲供好品”区域公用品牌,将樱桃、芋头、手工煎饼等30余种特色农产品“聚指成拳”,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为擦亮乡土珍宝,推动成立五莲县特色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成功注册“五莲樱桃”“五莲柞蚕”“五莲西葫芦”三枚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其中,“五莲樱桃”品牌运营经验更入选全国供销系统优秀案例,小樱桃成为五莲闪耀全国的“金字招牌”。
  服务的边界在五莲不断被拓展。镇级为农服务中心叠加日用品代购、快递收发、金融存取等便民功能;村级惠农驿站化身政务服务“前沿哨所”,水电费代缴、医保报销代办等10余项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汪湖镇为农服务中心内,石磨面粉加工厂机声隆隆,该厂年加工能力2880吨,产品远销济南、青岛,带动本地村民就业增收。2024年,50余场农技培训惠及农民2万余人次,供销服务平台已成为农民心中离不开的“贴心人”、乡村振兴最坚实的“服务站”。
  从创新土地托管模式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难题,到运用数字科技为传统农业插上智慧翅膀;从构建高效流通网络守护粮安命脉,到打造品牌矩阵推动产业富农,再到拓展综合服务功能温暖万千农户,五莲县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在鲁东南的田野间描绘出一幅以现代化服务体系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画卷。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区域·五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土地托管新模式激发农业发展新潜力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