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工作方针,持续拓展人防工程平时功能,将“地下长城”打造为服务群众的暖心工程、便民工程、发展工程——
全媒体记者 马秀萍 蒋月阳
6月28日—29日,位于日照市区的海曲市集人头攒动,一场特殊的展销会在此火热进行———百余名第一书记化身“带货达人”,将带着泥土芬芳的乡村特产送上城市居民餐桌。这场“党建引领促振兴公益助农庆‘七一’”活动,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60万元,意向订单300余万元。
展销会的地点,是一处由人防工程蝶变而成的便民综合体。这份城市烟火气,是日照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积极践行“人民防空为人民”初心使命的生动注脚。
从“地下空间”到“民生乐园”
今年3月,秉持“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使命任务,在确保战时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市国动办启动新一轮招租,海曲市集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从此接过了这片5万平方米空间的“运营接力棒”。
“不能把人防工程简单等同于传统农贸市场!”海曲市集招商经理朱健龙的话,道出了项目定位的核心思路。在与市国动办的协同规划中,这片地下空间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既要严格落实人防工程日常维护要求,又要深度融入城市便民服务网络。
如今,走进海曲市集,现代化“一站式”综合体的气息扑面而来。海鲜果蔬区的新鲜食材、地方特色餐饮的诱人香气、儿童培训区的欢声笑语、体育休闲区的活力身影,还有颇具未来感的低空经济概念展示,共同构成了多元业态的生态图谱。这与日照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高度契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生活服务。
地面公园里,核心价值观与人防宣传主题交相辉映,纳凉休憩的市民不时驻足;即将增设的相亲公园与地下相亲大厅,将为年轻人编织出社交新场景。从地下到地上,从生活所需到精神所求,人防工程的空间价值被不断延伸。
从“单一防护”到“多元赋能”
“600个停车位!”这是海曲市集带给周边居民的直观惊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题,市国动办与海曲市集联手规划地下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而这只是全市人防工程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日照市国动办始终在探索中前行:将人防工程与商业服务相结合,今年全市用于商业的人防工程面积持续扩容;把避暑纳凉与文化传播相融合,打造的“要纳凉、到人防”公益品牌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日照好人初心长廊等阵地,让市民在清凉中感受文明力量;用项目建设串联起国防动员与经济发展,推动人防资源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正如市国动办负责人所言:“我们既要筑牢战时防护的‘地下长城’,更要架起服务民生的‘连心桥’。”从保障战备需求到服务经济社会,从应对突发事件到满足日常民生,日照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之路越走越宽。
从“空间利用”到“生态构建”
第一书记助农展销会的成功,印证了人防工程作为城乡连接纽带的独特价值。当乡村特产通过这个平台走进城市,当城市服务经由这个枢纽辐射社区,一种城乡互动、共生共荣的新型关系网络正在形成。
这背后,是市国动办始终坚持的“问需于群众、问计于基层”工作方法。未来,随着人防工程公益化利用的不断深化,更多便民利民的创新实践将在这里落地———或许是更完善的社区服务配套,或许是更具特色的文化体验项目,或许是更高效的应急保障体系。
从地下空间的激活到民生服务的升级,从党建引领的实践到城乡融合的探索,日照市国动办正以人防工程为支点,撬动着城市治理与民生改善的双重变革。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人民防空为人民”的初心,正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书写着新时代国防动员事业服务人民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