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康养产业发展视角下中医药人才体系发展对策思考
  

李奇 张兵 任重情 王星 侯薇
  中医药发展已从单一行业规划跃升为国家战略组成部分。2016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持续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日照市紧密结合产业和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国家规划,创新打造中药种植端产业链条,出台一系列中医康养产业和人才发展支持政策,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当前日照市中医药人才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康养产业升级倒逼中医药人才向“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转型。研究表明,复合型人才需具备“中医诊疗+康复理疗+旅游服务”三维能力矩阵:中医诊疗能力是根基,要求精准辨证与特色疗法创新;康复理疗能力是支撑,需掌握20项以上适宜技术并建立全周期管理体系;旅游服务能力是康养场景体验升级的关键。日照市政府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打造国内一流康养旅游城市”目标,将康养产业列为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但既懂中医适宜技术又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缺口仍然很大,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卡脖子”问题之一,而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在编制、薪酬、评价等方面的僵化机制,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二)老龄化率、慢性病患病率加剧进一步放大对中医康养人才需求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中医药及养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药在慢性病治疗、康复护理以及“治未病”方面显现独特优势。但当前,中医药在养老机构中的渗透率低,专业护理人员缺口大,日照市现有养老机构中,仅少数提供中医护理服务,缺乏“辨证施护+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的整合服务模式和专业人才。
  二、日照市中医药人才高质量发展理论路径探析
  (一)强化中医药学科建设,打造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全教育链”。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是中医药人才成长强有力的支撑,三者构成了服务全过程人才成长的中医药教育链。继续教育包括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和专科医师的终身教育阶段,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直接影响了各类人才的成长轨迹,决定了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日照可建立贯穿中医药“全教育链”的培训制度,突破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固有模式,通过建设高层次人才的“优才学院”和基层人才的“农村中医学院”等机制,将“教育链”与“人才成长链”有效耦合起来,助力一流师资和卓越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高层次的师资力量来保驾护航,高水平、高层次的中医临床和基础教育领域专家更是保障中医药特色教育的重中之重。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传承制度,合理配置资源,建立稳定而长效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师资发展机制,推进育人工作的不断深入。
  (二)适应“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中医药人才需求,进一步建立“中医药+多业态”跨界人才培养路径。一是运动康复方向:结合日照市滨海运动资源(如帆船、沙滩运动),开发“运动损伤中医康复”特色课程,培养既懂运动生理学又擅长针灸推拿的跨界人才。二是温泉理疗方向:依托市域温泉资源,研究温泉水质与中药药性的协同效应,建立“温泉药浴+中医理疗”服务标准,配套培养“温泉康养规划师”,推动“温泉+中医药”产品创新。
  (三)强化中医药人才政策驱动,探索县域中医药人才“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研究县域人才“留得住、用得好”的政策机制:一是县级枢纽建设,可在莒县、五莲县中医医院设立“县域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每年定向培养“中医全科医师”,实行“服务期+住房补贴+职称优先晋升”政策;二是乡村网底夯实,开发“中医乡村医生”专项培训项目,通过“线上理论+季度实训”模式,提升村医对常见病的中医药处理能力;三是联动考核机制,建立“县级专家—乡医—村医”绩效捆绑机制,将农村慢性病管理成效(如血压控制率)与县级医师职称评审挂钩,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四)提升中医药人才黏性指数,开展人才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与长期跟踪评估。如:引入经济学方法,构建“政策成本—人才效益—产业收益”分析模型。一是短期评估,对“人才发展基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追踪,测算每万元投入对康养产业产值的拉动效应,优化资金分配结构;二是长期跟踪,建立10年期人才数据库,分析“县管乡用”“定向培养”等政策对基层医疗公平性(如城乡服务可及性差距)、居民健康水平(如慢性病患病率下降幅度)的影响;三是同类比较,与国内国际相同城市进行比较,评估日照市政策的成本优势与改进空间,为政策持续优化提供依据。
  (五)加强拓展“智慧化人才管理”的深度应用场景,精准匹配已引进中医药人才的实际需求。一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建立人才能力“不可篡改”电子证书,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认证,解决“证书含金量”信任问题;二是元宇宙实训平台,开发沉浸式虚拟康养社区,让学员在元宇宙中模拟处理复杂场景(如国际游客突发急症),提升应急决策能力;三是大数据预测预警,通过分析康养产业投资、人口结构变化等数据,提前2—3年预测人才需求峰值,指导高校专业设置与政府规划,避免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
  (本文系2025年度日照社科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2025133;作者单位:日照市中医医院、日照市人民医院)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康养产业发展视角下中医药人才体系发展对策思考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