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港分局聚焦存量挖潜,通过系统思维和创新举措全面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目前已处置18宗用地,为东港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土地要素保障根基。
该局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工作部署,组建专项工作组,对辖区内闲置土地、超期未开工项目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实地核查、权属追溯、数据比对等方式,全面摸清地块位置、面积、权属性质、闲置成因等核心信息,建立“一地一档”精细化处置台账。台账实行“周调度、月更新”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精准鲜活,为后续分类处置奠定扎实基础。
同时,建立“三级联动”工作体系,联合研究解决政策衔接等难点问题并扎实落实,搭建市区意见高效交换的桥梁,迅速梳理形成任务清单,明确闲置土地处置计划;加强与镇街、教体、综合执法等跨部门协同和分局内各科室协作,细化手续审批、规划衔接、要素保障等流程,打通协作壁垒,凝聚处置合力;压实企业开发建设主体责任,通过“一对一”走访摸清企业用地需求与实际困难,协助解决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问题,推动合作开发、权益调整等处置方案落地见效。
健全“预防为先、全程监管”机制,将新增闲置土地遏制在萌芽状态。实行“日常巡查+专项督查”双轨监管制,对重点项目、拟开工地块开展常态化巡查,实时掌握建设进度;建立项目开工预警系统,对临近开工期限的项目提前3个月发出提醒函,督促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从源头上减少新增闲置土地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