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硬”规矩“软”着陆
——岚山区柔性服务赋能刚性执法的城市管理样本
  

全媒体记者 侯庆萍
  “生意好时,一个月能有个万把块呢。”日前,在岚山区锦绣家园便民疏导点,老杨熟练地给顾客称重打包水果,眼角眉梢尽是笑意。
  十年前,老杨从老家莒南迁居岚山,靠摆水果摊维持四口之家生计。起初他只能起早贪黑“打游击”,流动叫卖。“抢”不到摊位、水果易坏、收入微薄是常态。“有时为占位,凌晨就得出发。”更让他后怕的是主干道上时有交通事故发生。租用固定摊位又因成本高、疫情冲击等原因,日子捉襟见肘。
  像老杨这样的流动摊贩曾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岚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虎山中队队长滕云飞回忆:“摊贩占道经营堵塞交通,流动性强管理难,居民投诉不断。”“‘一赶了之’并非难事,但每个小摊都维系着摊贩的家庭生计。”滕云飞表示,唯有提升精细化管理,以疏导和服务取代生硬管制。
  为此,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虎山镇党委深入调研,在锦绣花园等居民集中区划设便民疏导点,为140家常驻商贩提供固定摊位。“头3个月免租金,自产自销全免,降低创业成本。”市场管理方老李介绍,疏导点接入水电、安装监控,实现高效隔空管理……此举既解决了摊贩生计,又满足了居民日常需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锦绣家园便民疏导点,正是岚山区城市治理从“追赶取缔”向“引导服务”转型的缩影,既筑牢法规底线,更托起民生温暖。

一堵变一疏执法思路之“变”
  面对流动摊贩顽疾,岚山区摒弃“一赶了之”,创新“疏堵结合、服务为先”理念。
  如何疏?关键在于精准施策。
  为此,该区通过多部门联合摸排,精准梳理摊贩聚集区与居民需求点,在锦绣花园等居民区合理设置疏导点,目前已建成14处。秉持“便民不扰民”的选址原则,疏导点既靠近社区便利采购,又避开主干道保障交通,实现便民与市容双赢。疏导点内摊位统一标识编号,路灯、垃圾回收等设施齐全,为摊贩营造安心经营的“家”。

绣花式管理精准服务之“变”
  思路转变催生精细化管理。该区推动执法理念从“刚性管控”向“柔性服务”深度转变。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构建共建共治格局。空间规划上,运用数字化模型科学评估人流量、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一摊一位”精细布局,黄色标线精准划分区域,视觉规整又便于识别。创新探索动态管理:在次要干道和背街设置“潮汐式摊位”,早6-8点、晚16-21点允许经营民生业态。这种“时间+空间”约束机制,既提供“家门口”便利,又为低收入群体开辟合规经营渠道。执法重心也从“问题整改”转向“需求响应”,开展快检和流动宣讲会。如今疏导点内,“执法蓝”与“商户橙”交织成温暖图景,彰显秩序守护与民生呵护的平衡。

共治共享执法效能之“变”
  刚柔相济的治理带来实效:市民投诉量显著下降,环境秩序精细化提升;摊主获得稳定空间与收入,满意度增长。
  这“一降一升”的动态平衡背后,折射出执法效能的实质性跃升。为构建长效机制,岚山区推进两项重点:一是聘请党员摊主担任文明劝导员,联合社区党员、执法队员组成志愿队伍,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引导群众参与共治;二是联动商户协会制定自律公约,建立自治章程和互评机制,激发摊主自我管理内生动力,形成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商户自治的协同格局,共同守护治理成果。
  从“猫鼠游戏”到“筑巢安家”,锦绣花园便民疏导点的嬗变,是岚山综合执法精细化、人性化转型的缩影。它深刻揭示:城市治理非简单选择题,唯有下足“绣花功夫”,在刚性框架融入柔性温度,于管理职责彰显服务情怀,方能在法规尺度与民生温度间找到最佳平衡。当执法者以服务之心履管理之责,让制度刚性与人文关怀同频,方能绣就秩序与温情共融的城市新画卷,实现治理温度与力度的共生共长,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享发展成果。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硬”规矩“软”着陆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