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于里镇聚焦企业急难愁盼,精准发力、创新机制,打出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当好企业“贴心人”
  

本报通讯员 刘祥如
  在五莲县于里镇,政府服务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今年以来,该镇聚焦企业急难愁盼,精准发力、创新机制,打出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有效破解了融资、用工、市场等难题,让企业轻装上阵、活力迸发。

精准滴灌化解企业“燃眉之急”
  走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久力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晶科新能源二期项目现场,供电线路铺设已近尾声。然而,面对预留的设备安装区,企业负责人却坦言:“设备采购合同一签,资金压力就上来了。”这成了项目推进的“拦路虎”。
  针对久力新能源的融资困境,于里镇与日照银行签订战略协议,成功为企业“贷”来5000万元信贷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设备采购升级的资金压力。这不是个例,今年以来,于里镇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接连召开 6场专项对接会,为5家重点企业累计注入金融活水超7000万元。
  融资之外,结构性“用工难”也是普遍痛点。于里镇创新绘制“劳动力资源图谱”,对全镇2.1万名适龄劳动力进行摸底,按机械、手工、服务等九大类技能精细分类,形成清晰可视的“劳动力清单”,这份“清单”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招工效率,实现了岗位需求与劳动力资源的精准匹配。今年以来,帮助120多名赋闲人员重新上岗,33名在外打拼的技能人才返乡就业。于里镇还将与日照市科技学校共建实训基地,源源不断为企业输送机电、数控等紧缺专业人才。

巧拓市场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订单是企业的生命线。在瑞泉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孙曾勋指着一条年产能6000吨的生产线说道:“我们主要做速冻调理食品,像薯条、炸鸡这些。现在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销量下滑,这条线目前只开了三分之一。”
  为了化解企业的“订单焦虑”,于里镇主动出击,打出市场开拓“组合拳”。一个亮点是得益于3名“招商大使”渠道资源,同深圳群麦跨境电商有限公司共同创建“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为瑞泉食品厂等企业撬开俄罗斯、中东等国际市场大门。“目前,瑞泉的相关国际食品许可正在加急办理,预计能带来400多万元的产值增量。”项目包联负责人介绍。
  “走出去”的步伐不止于此。于里镇积极组织企业“抱团”参展,展会期间,友和车辆累计接待客户300余人次,获得意向客户50余位,达成意向订单400万美元。
  针对镇内服装加工、食品生产等行业“小而散”的现状,于里镇正谋划“龙头引领+品牌聚合”策略,推动行业整合,组建专业化产业联盟,旨在提升整体接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机制护航打造服务“高速路”
  “为企业开辟诉求‘高速通道’,必须有时限硬杠杠。”在于里镇便民服务大厅,负责企业服务的负责人介绍,“1130”工作法是其核心引擎:企业诉求一经提报,科级干部1天内必须主动对接、靠上服务;3天内明确路径、包办落实;对疑难杂症则动态跟踪、确保清零。“不能按部就班,要的是争分夺秒。”负责人强调。
  不止如此,保障这条为企服务“高速路”的,是于里镇创新打造的“三个一”服务体系,除“一套机制”跑出加速度的科级干部“1130”工作法外,还有“一组窗口”服务无死角的“A B角”帮办代办制度,为企业提供延时服务、容缺办理等暖心举措,成功破解2项长期困扰企业的审批难题。而“一张清单”闭环管到底的“13510”督导机制(1天部署、3天反馈、5天落实、10天销号),则将企业诉求纳入全镇重点督办,实现从问题收集到解决的成效评估全周期管理。这套环环相扣的服务体系,让于里镇的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企业获得感大大增强。
  精准施策解难题,优化环境促发展。于里镇通过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服务企业,永无止境,于里镇正努力将营商环境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区域·五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当好企业“贴心人”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