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生态环境分局多维攻坚绘就生态画卷
全媒体记者 厉倩
今年以来,莒县生态环境分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在大气、水环境、固体废物及执法监管领域靶向发力、多措并举,持续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态动能。
大气治理:精准施策护蓝天
为让“抬头见蓝”成为常态,莒县生态环境分局坚持市县一体、协同攻坚,大气专班高效运转,实行扬尘问题网上交办、督促整改、现场复查等闭环整改模式。同时,重点抓好工业源治理,组织3家水泥熟料、1家焦化企业开展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推进塑料、石灰、砖瓦等产业集群升级改造与排放标准提升;“一企一策”编制7家企业VOCs治理方案,推进11家企业开展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源头替代。
在此过程中,移动源治理也同步加力:推进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与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完成14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季度全覆盖检查;推进2家企业开展门禁系统建设联网,整改问题企业5家;持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定位安装和尾气抽测工作。
碧水守护:系统发力保清流
今年上半年,莒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水环境成绩单:3处省控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稳定达标,3处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被生态环境部评为优秀水源地、3处“千吨万人”水源地、2处国控地下水考核点位全部达标……
成绩背后是扎实的行动。工作中,该分局强化断面排查和流域巡查,对沭河干支流和重点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沿河徒步巡查260公里,取样监测420个,排查重点河湖25条,整改问题42个,并开展重点河流断面隐患排查溯源和蔬菜加工企业专项督导行动,严查生产废水直排。
净土捍卫:源头管控守安全
土壤安全重在防患未然。为此,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该分局督促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制定好土壤和地下水监测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做好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土壤污染风险。
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全县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纳入调查企业9家,并深入开展小微产废企业和社会源产废单位危险废物统一收集转运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共有481家企业签订转运合同。
执法护航:刚柔并济提效能
严格的执法监管是生态环境的安全阀,莒县生态环境分局精准执法,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优化执法监管。全面落实正面清单、差异化监管,对纳入正面清单的22家企业“无事不扰”;依托高科技,推行非现场、穿透式和无感式监管执法,今年以来,非现场执法占比40%。
强化执法帮扶。1—6月,以随机抽查、信访投诉、上级交办为依据,开展帮扶式检查195家(次),服务企业问题整改72个。
推进普法宣传。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将普法贯穿于生态环境执法的全过程,以“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积极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等普法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单页1000余份、环保宣传品1000个,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
莒县生态环境分局将继续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持续深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加大执法帮扶和普法宣传力度,全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让莒县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