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守霞 通讯员 马芳旭
夏天的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莒县恒宝食品集团的厂区已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满载芦笋的货车沿着厂区道路有序驶入,工人们正忙着卸载货物,分拣出的鲜嫩芦笋被迅速运往加工车间。而曾经让企业负责人于发家一筹莫展的芦笋尾菜,如今正通过传送带送往另一条生产线——这些过去被丢弃的边角料,如今摇身变成了芦笋粉、芦笋面条等市场抢手货,这背后离不开莒县农商银行送来的“金融活水”。
回溯到去年此时,于发家还在为芦笋尾菜的处理问题头疼。由于出口芦笋的标准极为严苛,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菜只能被丢弃,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增加了企业成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山东农业大学和济南果品研究所有尾菜综合利用技术,但研发新产品所需的设备购置、技术引进资金缺口巨大。就在他四处奔走筹措资金时,莒县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接。
“当时农商行的客户经理详细了解我们的难处后,很快就为我们定制了专门的金融方案。”于发家回忆道。在莒县农商银行的支持下,恒宝食品获得了一笔低利率、审批高效的贷款。实际上,仅去年一年,莒县农商银行就为全县超百家有类似资金需求的企业,发放了总计超10.9亿元的贷款,其中投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领域的资金就达6.5亿元。有了资金支持,恒宝食品迅速与科研团队展开合作,引进先进设备改造生产线,顺利开发出一系列芦笋尾菜深加工产品。这些产品上市后供不应求,每年为企业增收4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突破。
作为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及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恒宝食品的发展步伐从未停歇。走进生产车间,工人们在春卷生产线上熟练地进行包制成型,现场一片忙碌。该公司副总经理于发家介绍:“春卷、菜卷是我们常年生产的产品,但不同国家的客户对规格要求差异很大。你看这个符合日本认证标准的车间,主要就是承接日本客户的订单。”凭借高标准的生产车间和严格的质量管控,恒宝食品成为全国首批“三同”示范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旗下7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产品,远销日本、欧盟、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产品冷库内,该公司总经理申振拿起一袋鸭肉一口串,语气中透着兴奋:“这是今年在日本展销会上根据客户需求新开发的产品。这产品填补了当地市场的空白。首批5 3吨马上就要发往日本了。”为了持续推陈出新,该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展销会,而莒县农商银行也始终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助其市场拓展。近年来,针对企业参加展会的需求,莒县农商银行已累计为20余家企业提供专项展会资金支持,金额达余4.4亿元,帮助众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
恒宝食品的蜕变,只是莒县农商银行助力当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莒县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振行动,聚力做优做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莒县农商银行主动担当,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对接、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等举措,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以信贷审批为例,该行将原本平均7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以内,大幅提升了企业获取资金的效率。
如今,在莒县农商银行的金融赋能下,以恒宝食品、中绿食品、方新食品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形成了果蔬加工出口产业集群,绿芦笋、洋葱、菜花等特色速冻产品畅销海外市场。
金融活水润泽产业,乡村振兴正当其时。莒县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以更优质的服务、更有力的举措支持当地企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