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紧紧抓牢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牛鼻子”,莒县——
全媒体记者 崔维莹 通讯员 史发启
6月28日,随着首批原料的投料,莒县裕米生物科技玉米深加工项目开工试生产。项目从去年11月中下旬开始施工建设,仅仅用了半年多时间就进入生产阶段,创造了“莒县速度”。
从项目签约到施工建设,全程被“一揽子服务”的玉米深加工项目,正是莒县千方百计抓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莒县深入推进“项目提升年”,健全完善项目“谋招推服”全链条工作机制,发挥重点项目推进专班作用,不断开创项目招引建设新局面。
位于日照海右化工产业园的盛泉新材料项目,累计投资额达15.6亿元,先后布局三期项目,一期年产5万吨乙烯基二乙二醇醚项目已稳定投产,二期年产5000吨甲基丙烯腈项目即将正式投产,三期甲基丙烯醇项目已试生产成功。
“一路走来,我们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日照盛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坦言,莒县“店小二”式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吃下“定心丸”,从一期项目落地到三期建设,政府专班全程代办手续,实现无缝对接,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抓生产、搞研发。
王勇透露,项目四期也已纳入企业规划,力争今年下半年动工,2026年投产,届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向全球产业链高端奋力攀登。
7月底,华泰纸业浆纸升级改造投产;四季度,裕米生物科技二期、昂得新材料、海右化工园区中试基地、塑茂科技、华泰绒毛浆、金禾博源扩能增产、必奥新能源等项目开工建设……
在莒县,一期投资尝到“甜头”,纷纷“加码”二期、三期项目,或扩建新厂,或上新项目,项目“N期现象”屡见不鲜。从招商引资的“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推动了莒县产业的蓬勃发展,释放出高质量发展“新势能”。
今年以来,莒县将招商中心、大项目中心、“五个100”工作机制专班等“谋招推服”职能单位集中到莒县经济开发区与产业链联合办公,进一步优化项目招引流程,提升项目招引实效。强化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链职能,围绕新质生产力和优势传统产业赛道,沿着产业链找企业、凭借资源找项目,明确招引目标,逐一洽谈对接。
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年产28000吨高纯溶剂项目、中物智塑(莒县)云创谷项目等相关手续正在办理;装备制造产业链,新洽谈招引的汽车零部件阻尼器项目已签约,年产2000万套车用精密高端轴承项目已完成注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年产15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二期)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莒县按照“招引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要求,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提高项目招引建设质效。
在山东百顺铁塔年产20万吨铁塔加工项目现场,桩机林立、机械轰鸣,施工人员在各作业点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项目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通过购进国内最先进的数控角钢联合自动生产线、焊接机器人、数字化热镀锌生产线等,可实现年生产输电线路铁塔产品20万吨,产品主要销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
今年2月份开工以来,莒县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深入企业上门送政策,帮助解决项目建设手续办理难题,并针对项目的行业特点和建设需求,为企业送上了《项目建设手续服务手册》,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建立专门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档案》,对各项手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程帮办代办,帮助企业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快办快结。
“我们将充分发挥‘推进专班+大项目中心’联动作用,聚焦‘5个100’和省市县重点项目,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档升级。”莒县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项目推进科科长许传杰介绍,目前,镀锌车间、角钢管塔车间桩基施工基本完成,3号车间正在桩基施工,各项手续办理进展顺利,将于近期投产,可年产铁塔产品20万吨,产值将达16亿元,解决就业近千人。
“招进来”只是第一步,“落得下”才是真本事。莒县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建设项目“编审同步”+“打捆审批”服务模式,深化“拿地即开工”“施工许可多合一”等工作,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批前”辅导、容缺预审、联动服务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莒贴心项目管家”服务机制,创新“1个红色服务专员+1名项目管家+N个部门联系人”的“1+1+N”服务模式,面向100个重点项目和40个重点企业,提供从政策咨询到项目落地的全方位“管家式”服务。
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开展外出招商活动163批次,接待来莒客商240批次。一场场跨越千山万水的招商洽谈,一次次诚意满满的企业拜访,汇聚成莒县跨越赶超的铿锵足音——全县新洽谈招引过亿元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166.48亿元;上半年新纳统项目46个,内资项目到位资金68.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