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挖掘“银发”人才资源库,引领老年人在一线展现新作为,青岛路社区——
“银龄”解忧 社区治理焕发新活力
  

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7月22日,在山海天卧龙山街道青岛路社区晨光熹微的广场上,64岁的牟宗英与67岁的申家富夫妇正带领着数十位学员舒展肢体,八段锦的柔和与太极剑的灵动交织成一幅生动的晨练图景。
  “不光自己要健康,更要带着街坊们一起活出精气神。”申家富的话语里,藏着的不仅是退休后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群银发长者对社区的热忱担当。
  这对深耕教坛数十载的伉俪,退休后再次投入到服务社区、关爱邻里的公益事业中,义务开设了“银龄健康课堂”,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加入锻炼队伍,在舒缓的招式中涵养了平和的心态,让社区里洋溢着健康、和谐的氛围。
  其实,在青岛路社区像牟宗英和申家富夫妇这样在银龄岁月又焕发出别样光彩的居民不在少数。
  青岛路社区以党建为舵、以人才为舟,挖掘“银发”人才资源库,让退休不褪色的长者们在社区治理一线绽放光彩,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温润而坚韧的“银发力量”。
  “以志愿服务为手段,探索适合发展实际的健康老龄化路径,同时创新打造‘银龄+党建’工作新阵地,引领老年人在一线展现新作为。”青岛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宁向记者介绍,为了推动“银龄行动”拓面升级、提质增效,社区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培育壮大“银龄”社会组织队伍,让这些老年群体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社区里的“五老”银龄们在文明创建的路上带头示范,在矛盾调解的现场耐心劝导,在文化传承的途中接力守护,在家风建设的土壤里默默耕耘,用行动为社区的和谐稳定注入了最踏实的力量。
  2022年,在老党员的支持下,社区成立“家风宣讲团”。在社区活动室、小区凉亭下,这些老党员们把自己一辈子的经历化作家常话,孝老爱亲的细节、夫妻和睦的秘诀、教子有方的心得,像一股清泉,淌进每个人心里。
  今年“七一”前夕,有着50多年党龄的王保友特意换上干净衬衫,把党员徽章轻轻别在胸前。在社区主题党日活动上,他跟大家伙唠家常,从入党时的初心谈到工作后的坚守,从生活变迁讲到时代发展。“老人家说的话在理又感人,听他讲故事就像读一本鲜活的历史书。”不少社区居民特意提前到场,就为倾听这位老人分享岁月感悟。
  在社区治理的一线,银龄志愿者们以热忱与担当,在公共区域安全维护、绿化环境改善、公共设施适老化更新等工作中主动作为,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重要力量。
  锦华御府沿街车辆乱停曾是困扰居民的“老大难”问题,车辆随意停放不仅堵塞消防通道,还常引发邻里纠纷。银龄志愿者刘乃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牵头组织党员志愿者连续一周实地勘察,早晚高峰守在路口记录车辆流动规律,挨家挨户收集居民意见建议,最终带着厚厚一沓调研笔记联动社区,敲定了安装智能道闸的解决方案。
  方案推进中,同为银铃志愿者的费玉静迅速召集20名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入户讲解政策、协助投票表决的工作中,让居民们了解方案的必要性与益处,高效完成了表决流程,为道闸顺利安装按下“加速键”。
  作为在锦华御府生活多年的银龄志愿者和业委会“大管家”,刘乃福将“小区是我家”的理念放在心中,他征集民意,精准梳理出“急难愁盼”清单。在他的推动下,小区先后实施了非机动车棚升级改造、绿化景观提质增绿、热计量改造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提升了小区人居环境品质,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美好。
  针对城市社区退休老人普遍面临的角色转换与精神空巢难题,社区党总支积极倡导“银龄互助”结对子模式。社区的五支银龄志愿舞蹈队通过“结对子”实践,在老年群体中织就了一张互帮互助的温情网络,点燃了大家共同参与、融入集体的热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目前,已有20余名热心公益的退休居民踊跃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他们用实际行动汇聚成一股强大的“银发力量”,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活力。他们是社区的守护者,是温暖的传递者,是智慧的传承者。“退休不退岗,白发又上岗,社区是我家,银龄护芳华。”这句居民自编的顺口溜,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写照。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山海天度假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银龄”解忧 社区治理焕发新活力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