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王小宁
社区内,网格员们拿着记事本认真排查走访;党群服务中心,街舞、编程、书法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火热进行;调解室里,“小徐帮帮团”、楼长耐心化解矛盾纠纷;街头巷尾,警网协作开展隐患排查预警……在日照高新区,基层治理如春风化雨,在点滴浸润中温暖民心。
近年来,日照高新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治理工作为目标,构建网格化治理“区、镇、社区(村)三级架构”模式,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共同编织一张有温度的民生保障网。
“小徐,能不能给建个电动自行车车棚?”“好的,我们这就协调解决!”在盛阳社区,“小徐帮帮团”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收到居民需求后,盛阳社区协调业委会和物业立即讨论建设方案,没过多长时间,3个电动自行车车棚建起来了。
居民需求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日照高新区依托网格体系,采取“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形成“需求清单”,并迅速转化为服务项目,通过社区党组织直接派单到专业社工或者志愿者手中。
“专业社工和志愿者深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既是邻里间的知心人,又是社区服务的‘前哨站’。”盛阳社区党总支书记迟艳艳说。该社区设置专业社工服务区域,以“专业赋能志愿,志愿反哺治理”为思路,推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双轮驱动模式,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而像“小徐帮帮团”这样的志愿服务品牌,盛阳社区已培育出10支,“管得宽”楼长调解邻里纠纷,“阳小暖”为独居老人送餐,“睦邻益家党建共同体”聚焦“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这些“草根组织”像毛细血管般深入社区,让治理难题在“家门口”化解。
在艳阳社区,老兵志愿服务队则每周雷打不动地开展“便民服务日”,为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那些“不起眼却闹心”的小麻烦。不仅如此,他们还主动承担起治安管理、社区美化、入户走访、反诈宣传等工作,以点滴服务守护着居民的平安。
面对基层治理中人手不足、事务繁杂的难题,日照高新区依托“高新阳光链”数字平台,全力打造智慧社区,将辖区内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全部纳入数字化平台,建立“一人一档”“一屋一档”分类体系。该区通过分类管理,针对不同需求的居民群体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志愿者则通过平台获取服务信息,及时响应并参与服务活动,实现对居民的精准服务。
同时通过云平台,网格员、民辅警可以组成“线上联防队”,谁家有矛盾纠纷、哪片区域有安全隐患,信息第一时间在平台流转,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基层治理的难题也被数字化一一破解。
从“脚板走访”到“数据跑路”,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发力,日照高新区用“高新阳光链”编织起一张覆盖民生服务、安全治理的智慧网络,一个个踏实贴心的社区家园串联起基层治理的温暖底色。
如今,每到周末,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成了社区最热闹的地方。孩子们来到这里可以学习非遗文化、少儿舞蹈、编程、书法,而大人们也可以在这里学习早教、钩织等。大家在交流中提升技能,社区凝聚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个充满活力的“周末充电站”,用温暖服务点亮居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