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统筹兼顾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辩证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秉持的科学方法论,展现的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智慧,要求整体谋划、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在多重目标中掌握平衡、校准方向、赢得主动。
三重维度看提升质量
提升质量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其具体落脚点就是高质量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从历史维度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加速变革,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只有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从理论维度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世界范围看,跨入中等收入门槛的国家很多,但是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只有少数十几个国家。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实现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努力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从现实维度看,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将实现由量到质、由大到强的一次大跨越。
三个视角看做大总量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做大总量是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基础。
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做大总量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经济总量大则意味着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与国际话语权。能够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增强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影响力,使中国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从国家层面看,做大总量有利于稳定经济基本盘。当前,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做大经济总量,能够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增强市场信心,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提供有力支撑。做大总量能够为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保持经济总量的合理增长,才能为改善民生、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推动社会公平提供资源保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从产业发展来看,做大总量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经济总量的扩大可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支持。企业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从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居民收入,培育新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投资效益,扩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企业投资;推动贸易发展,稳外贸、稳外资,增加出口,合理增加进口等方面入手,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两者是辩证统一体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的哲学关系,为新征程上更好把握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的辩证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做大总量是提升质量的基础。当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时,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可以被投入各个领域。然而,单纯追求总量的扩张而忽视质量提升是不可持续的。先要保持经济适度的、合理的增长,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虽然不追求高速增长了,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但是高质量发展不等于低速增长,也不代表我们不希望高速增长,关键在于要有一个适度的、合理的增长速度。
一方面,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量”的积累稳住经济发展的基本盘,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确定性应对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质”的突破开辟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动能。解决当前国内经济结构和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既要把经济总量“蛋糕”做大,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质量,以质的优势催生量的能级。
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点与面,突出重点不意味着放弃面上工作,强调面上工作不意味着没有重点,在做大总量的过程中注重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推动总量的进一步扩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