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让民主实践在日照落地生根
——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实施代表法
图片
  

□ 全媒体记者 周小桓
【核心阅读】
  海风轻拂,涛声阵阵。
  在黄海之滨的日照,一场以代表法为纲领的履职变革正悄然重塑着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让民主实践在基层沃土生根发芽。
  “修改后的代表法颁布实施以来,日照市人大常委会把学习贯彻实施代表法作为重要任务,突出政治性,强化法治性,彰显人民性,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有序规范履职,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7月27日至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学习贯彻实施代表法,推动代表依法、有序、规范履职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日照市作为全国18个地级市之一、山东省唯一的地级市作了交流发言。
  践行代表法,躬身解民忧。在日照,一部代表法,早已化为代表们奔走于街巷阡陌的身影,化为联络站里恳切的交谈,化为监督落实时寸步不让的执着。
让本领“强起来”——政治引领筑牢履职之基
  打铁还需自身硬。
  代表履职能力的提升是贯彻落实代表法、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内在要求和长远之策。一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不断激发履职源动力,淬炼内功,让本领“强起来”。
  盛夏时节,代表齐聚日照海滨“充电蓄能”。
  “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的政治要求,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扛起责任;要加强自身建设,练就过硬本领……”6月17日,第六期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履职学习班在日照开班。这场为期三天的培训,不仅是对省代表的期望,更是对日照代表政治担当的肯定,为代表们更好地履职尽责注入新动能。
  思想如灯塔,照亮前行路。贯彻落实代表法,市人大常委会用行动证明:只有始终做到与党中央思想同频、目标同向、落实同步,人大工作才能明确方位、找准定位、有为有位。
  3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求,“深化分层培训,组织好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题研讨班,筹备好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
  仅仅半个月后,这份承诺便化作实际行动——— 4月14日至19日,市暨区县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齐聚全国人大北戴河培训基地,重点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人大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专题,邀请全国人大、中央党校和有关高校领导、专家授课,并进行了学习讨论。
  “这种实战性强的培训太解渴了!从如何精准选题、深入调研,到规范撰写、有效沟通,手把手教,学完就能用。”代表刘加山在参加完《深入开展代表调研,不断提高代表议案建议质量》的专题讲座后由衷感叹。
  摒弃“大水漫灌”,实行“精准滴灌”式培训“充电蓄能”。据了解,每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都会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代表履职中的知识短板和能力需求,量身定制当年的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紧扣发展大局和履职急需,涵盖代表法等法律法规深度解读、议案建议撰写技巧、预算审查监督知识、乡村振兴战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权威专家的集中授课,也有优秀代表的经验分享,还有针对特定议题的小组研讨和模拟演练。使各级代表加深对代表法的理解,更好地履行代表职务。
  除此之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利用“日照人大”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发布代表法及相关解读文章30余篇;依托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平台载体,组织人大代表结合个人履职实践宣讲代表法精神,不断扩大了代表法的宣传覆盖面,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学习宣传贯彻氛围浓厚。
  政治性是代表工作的生命线。现如今,从会场到基层,从线上到线下,政治引领如灯塔般照亮着日照43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
让成果“实起来”——法治筑基提升履职之效
  代表法是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发挥作用的基本法律。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对照代表法修改和新增条款,日照该如何落实相关法律要求,进一步提升履职之效,让代表的“根”深扎于人民群众之中,让基层的声音有效汇聚,让依法履职的成果“实起来”?
  代表依法履职,需要坚实的平台支撑。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精心打造线上线下融合贯通的履职阵地,一场“云端”变革在日照悄然发生。
  “现在通过手机就能‘云列席’常委会会议,再也不用奔波一个小时去市里了!”今年初,东港区涛雒镇下元一村党支部书记黄庆林在村委会通过手机观看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直播时感慨道。他所使用的正是近年来市人大自主开发的“日照人大代表履职通”微信小程序。当前,这款掌上平台“小程序”已成为代表依法履职的“智能助手”,开辟了代表履职的新路径。
  “程序中的‘云列席’‘云课堂’‘建议直通车’等模块,拓宽了我们的知情知政渠道,让代表们履职突破时空限制,更便捷、更精准、更高效。”市人大代表常彦磊评价道。记者了解到,仅今年上半年代表线上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旁听庭审就达1200余人次,在线留言 3000余条,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工作典型案例。
  推动依法规范履职,市人大常委会的脚步不止于此。
  “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干得好不好,档案里清清楚楚,激励我们时刻不敢懈怠。”今年市两会期间,一位连任三届的老代表看着自己详实的履职记录说。
  这是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依法有序规范履职的又一有力举措——— 不断健全代表履职数字档案,创新建立覆盖全体市人大代表的电子履职档案系统,对每一位人大代表的履职档案“精准画像”。
  “这个系统详细记录代表出席会议、审议发言、提出议案建议、参加视察调研、联系群众、学习培训等履职活动的时间、次数、成果等量化信息。”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同志介绍说,“这份‘履职成绩单’不仅是代表自我总结、对照提升的一面镜子,更是换届时衡量代表履职情况、推荐连任人选的重要客观依据。”
  法治素养是代表履职的基石。在法治框架下,代表履职的规范体系在一步步完善———
  4月北戴河培训中,“新修改的代表法和新时代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新修改的监督法和地方人大监督工作”被列为重点课程。参训代表们通过专题研讨,将法律条文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与此同时,注重发挥专业代表小组的作用,推动人大监督从“履职个体”向“专业团队”转型,让“内行人”谋“专业事”;定期组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的规定,逐步实现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全覆盖;搭建“一府一委两院”联系代表新平台,常态化开展“代表·局长面对面”“‘三官一律’进站点”等活动,有效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法治筑基,代表们的履职效能在规范创新中不断提升。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3月18日,市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新任命人员庄严进行宪法宣誓。
  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彰显着人大代表们将“尊崇法治”融入血脉的生动注脚,更见证着法治信仰在每一名履职者心中扎根结果。
让民意“浮上来”——以民为本彰显履职之本
  代表法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市人大常委会践行代表法的蓝图中,人民性是最鲜明的底色。
  代表“沉下去”,民意“浮上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命力,只有在扎根泥土时最为蓬勃。
  “我们会把代表建议带回去,作为制定和优化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共同推动全市渔业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去年8月,“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走进涛雒镇渔业产业代表联络站,市、区海洋发展局负责同志与代表们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渔业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寻找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深入基层、脚踩泥土。在数字平台之外,遍布城乡的实体“代表联络站”绝对是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一张闪亮名片。这些联络站并非“花架子”,而是精心选址在社区服务中心、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片区甚至渔港码头等群众聚集之地,统一标识、规范运行的“民意收纳站”。
  像涛雒镇渔业产业代表联络站,该站立足涛雒镇渔业产业特点,把捕捞、养殖、冷库储存、深加工、销售等渔业上下游产业链的16名人大代表聚集起来,成立渔业产业代表联络站。目前,已累计解决渔业产业发展问题20余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小”联络站办“大”事。绿茶产业代表联络站由12名具有茶业技术专长的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组成,初步形成了“人大代表+茶产业”的发展路径,让“小茶叶”变“大产业”,为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设立在村头热闹的小广场旁的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崖村的代表联络站,村民赶集、闲聊之余,随时能进去坐坐,跟代表唠唠家常、反映问题。该站设立一年来,已协调解决邻里纠纷、农产品销售、小额贷款等民生“关键小事”40余件,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民意收集站”;
  ……
  人民为本。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依托现有的280余个代表联络站、3000多个代表联系点,通过“+立法联系点”“+产业服务”“+社会治理”“+代表工作室”等方式,着力将联络站打造成基层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站”,确保代表履职阵地更广、抓手更实、成效更好。
  代表法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而日照正用生动实践有力书写着答卷——— 市十九届人大换届以来,代表提出的建议均得到有效办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当代表履职的热情被充分点燃,当民意的桥梁更加通畅,当法治的精神在一次次具体问题解决中深入人心……在日照,4300余名人大代表们的坚实足迹,具象为城市发展的活力、社会和谐的暖流和百姓心中那份踏实的信赖;人民民主的生动图景,在黄海之滨铺展出愈加壮阔的幸福画卷。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深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民主实践在日照落地生根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