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孟凡虎 通讯员 刘卓鑫 报道
本报讯 日前,随着一批智能导引运输车(IGV)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山东港口日照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环节智能化实现新突破。
自今年5月份投入试运行以来,智能导引运输车的优异性能在“实战”中得到充分验证,作业循环水平已超投产标准,在“新鸿翔97”轮作业中,船时效率较该船的平均作业效率提升13.7%。此外,经过不断优化,智能导引运输车已能够稳定支持6条作业线常态化高效运转,为港口服务能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日照港智慧绿色港口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导引运输车相较于早期的无人集卡展现出显著优势。结合日照港传统码头改造升级的实际,引入高适应性、高可靠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利用“5G+北斗”高精定位技术,每台设备均配备多线激光雷达、多角度监控相机相融合的智能避障系统,持续提升无人水平运输能力,为安全高效作业提供坚实保障;无车头设计使车身更加紧凑,转弯半径更小,在码头作业中机动性更强;采用清洁能源驱动,环保性能较传统集卡大幅提升。此外,该设备还创下了全流程交付周期最短、车辆投产时效最快、人力投入最少三项行业新纪录。
“智能导引运输车的全面投用,标志着日照港集装箱码头作业从单点自动化作业,迈向系统智能协同作业的新阶段。”日照港集装箱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我们还将不断加快集装箱码头智能化升级,进一步扩大自动化作业规模,持续擦亮‘效率快港’‘服务优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