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房屋建筑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实现“省时省心办”——
□ 全媒体记者 许晓
“原来,光是向各个部门提交材料就得花费半个多月,现在效率大幅提升,确实方便!”近日,翰林府邸项目负责人于先生看着手机里刚生成的电子验收意见书,难掩兴奋。这是日照市推行房屋建筑工程竣工联合验收集成改革后,企业享受到高效服务的生动写照。
2022年以来,日照市聚焦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针对工程竣工验收“事项多、流程繁、耗时长”的痛点,推出全流程、全覆盖改革举措。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办理时限由法定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3个工作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从承诺变为现实。如今,全市共组织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713项,发放电子联合验收意见书713个,验收建筑单体2082个,竣工验收面积达1554 . 1万平方米。
流程精简从“多头奔波”到“一次办理”
“以前验收环节涉及十几个部门,要提报几十项材料,一个流程走下来,俩月都算快的。”回忆起过去的验收经历,翰林府邸项目负责人于先生连连摆手。
如今,这样的困境已成为历史。日照市推行竣工验收集成办理,在房屋建筑工程竣工具备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只需网上提交“竣工联合验收集成办理申请表”和“竣工联合验收(移交)申请承诺书”,就能启动验收流程。各验收部门单位取消了网上预审环节,直接依据申请进行联合现场踏勘、核验相关资料,现场踏勘由过去的10余次减少至1—2次;将“竣工验收备案”“工程档案验收”“消防验收或备案”“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备案”4个办理事项合并为“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1个事项限时办结,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
“这次我们只准备了2份材料,比以前少了35份,现场踏勘就去了1次,效率太高了!”烟岚四季项目负责人张先生说。
部门协同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
竣工验收涉及11个部门和6个专营单位,曾因“信息不畅、互为前置”让企业为难。
为破解这一难题,日照市打出“协同牌”,制定印发《日照市建立“八同步”机制规范审批监管协同工作方案》,按照“八同步”机制,由联合验收牵头部门抓总,全面梳理竣工验收事项、验收标准,加强对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备案、移交的协调、督促、检查,确保验收标准合规、验收程序公开、验收行为规范。
“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一旦发起网上申请,设在市行政审批大厅的联合验收窗口会在第一时间通过建设工程审批系统将验收申请分别推送至相关验收部门单位,发起现场踏勘指令,以部门联动助力项目竣工验收步入‘快车道’。”市住建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
这种“协同合作”的模式,让项目受益颇多。“以前需要跟十几个部门单位对接,现在一个窗口统筹,3—1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所有验收,比预期快了一半。”烟岚四季项目负责人张先生说道。
服务定制从“政府主导”到“企业自主选择”
“我们是小微企业项目,能不能少走些流程?”2022年,一家小微企业的诉求被纳入改革考量。日照市推出工程竣工验收“菜单式”服务,建设单位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分段联合验收或集中联合验收,由相关验收事项的主管部门参与联合验收,实现竣工验收定制化服务。
不仅如此,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消防验收或备案、竣工档案验收、竣工规划核实等11个事项参与联合验收的基础上,又增加教育、养老、环卫等移交事项,进一步扩展验收事项范围,优化验收服务体验。
“‘菜单式’联合验收程序的实施,赋予市场主体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提高了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效率和建设单位办事便利度,保障了建设项目及时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各验收部门单位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实行‘容缺受理、菜单验收’,让建设单位办理验收、备案手续更省时、省事、省心。”市住建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介绍。
数据赋能从“纸质流转”到“电子秒办”
“联合验收‘电子证书’一出来,我们马上就能办不动产登记,真正实现‘交房即办证’。”烟岚四季项目负责人张先生边说边向记者展示联合验收“电子证书”。
这得益于日照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的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电子化”和“竣备一体化”。“电子化”意见书实施以后,建设单位只需在山东省政务服务网上发起联合验收申请,待验收通过后,审批系统可自动生成联合验收“电子证书”,同步实施“竣备一体化”,联合验收合格即完成备案,真正实现了电子证书“秒办秒发”。该结果同步推送至不动产登记部门,进入“不动产权证”办理流程,让“交房即办证”从愿景变为现实,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从“多头申报”到“一窗受理”,从“纸质流转”到“数据跑路”,日照市以流程再造推动房屋建筑工程竣工联合验收提速增效。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片热土上感受到“日照速度”,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正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