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万德方
在8月28日召开的山东省双拥模范表彰大会上,山海天社会事业发展局焦安凤——— 一位常年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双拥贴心人”,荣获“山东省爱国拥军模范”称号。这份荣誉,犹如一缕暖阳,照亮了她六年如一日,倾心服务军民、踏实笃行的奋斗足迹。
自2018年投身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以来,焦安凤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将拥军优属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她不仅是政策落地的“推动者”,更是部队练兵备战的“暖心后勤”,还是地方创建双拥模范城的“活力引擎”。2023年,她被评为日照市“最美拥军人物”,这一次,她又站上了省级表彰的舞台。
“我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理解双拥工作对于服务国家大局、支持强军兴军的特殊意义。”焦安凤这样说,也这样做。作为单位的“参谋助手”,她积极推动将双拥纳入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牵头构建起区、街道、社区(村)三级责任体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与实践活动,推动国防教育与双拥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立体传播矩阵,让“军爱民、民拥军”的氛围真正热在基层、暖在人心。
围绕部队备战打仗的实际需求,焦安凤总是想在前头。她牵头建立健全支持保障机制,每年协调落实专项经费,用心用情组织八一、春节慰问,不断巩固军地深情。她紧盯驻军实际需求,协调配备空调、除湿机、饮水机等设施,实实在在改善官兵生活条件。
作为日照海训保障工作的“老专班”,她连续多年对接部队需求,细化保障方案,建立专项台账,协调解决驻训场地、水电供应、装备停放等现实问题。年均保障1.5万名官兵、1800台装备车辆顺利完成训练。
她更心系军人的“后路、后院、后代”,积极协调教育部门,为8名现役军人子女办理就近入学入托,真正让官兵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焦安凤始终重视军民共建工作,与驻区9支部队保持常态化联系,不断探索共建新路径,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我们通过国防教育进校园、‘红领巾’进军营、军民共建学雷锋这些活动,真正把双拥故事讲生动、让爱国拥军热情感染更多人。”她说。
她扎实推进“双清单”制度,响应部队需求,推动完成部队垃圾清运、出入口道路硬化及路口信号灯安装等一系列实事,进一步改善了部队训练和生活条件。
此外,她还联合地方企业开展营区绿化美化、组织“送政策法律进军营”、打造双拥路、双拥桥、双拥公园、设置大型永久性宣传牌……一步步把双拥文化融入城市肌理,让军民团结的氛围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焦安凤用真诚和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平时看得出、关键冲得上”。她把平凡岗位当作践行初心的大舞台,在不懈奋斗中书写出温暖人心的双拥答卷。
“这份荣誉是鼓励,更是责任。”焦安凤表示,“我会始终不忘初心,以更高的热情、更实的举措,继续为双拥工作贡献光和热,真正让军民团结之树根深叶茂、常青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