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系统谋划筑根基,项目牵引拓蓝海,靶向施策兴产业,日照———
奏响三文鱼全产业链“深海渔歌”

  全媒体记者 黄建玲
  在岚山海域的晨光里,财金“海上粮仓壹号”网箱内,规模化养殖的三文鱼正摆尾游动,银鳞在碧波间跃动出灵动的光泽,悄然完成着从深海到市场的跨越之旅。这座由山东财金万泽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深海牧场”,单口网箱便拥有4万立方米有效水体,自动化系统精准调控着投喂量与水温,近海三文鱼实现规模化收鱼。
  向深海要空间,用智能化网箱突破养殖规模瓶颈,正是日照三文鱼全产业链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亦是通过系统谋划、项目牵引与靶向施策,推动产业从蓝图走向实践的扎实进程。
  要让三文鱼产业扎根生长,科学规划与高效落实是前提。基于此,日照相继出台三文鱼全产业链专项规划、三年实施方案、深远海养殖规划等文件,明确“1+3 +N”总体产业布局——— 以苗种产业为核心,贯通陆基、近海、深远海养殖阶段,强化多极支撑,为产业发展理顺了思路。
  为确保规划落地,日照将三文鱼全产业链建设纳入市领导牵头攻坚事项,制定工作台账,明确任务指标与完成时限,建立周调度、月督导机制。今年以来,通过发挥财金万泽丰的龙头引领作用,以及市水产集团、新东港等国有资本的带动作用,吸引瀚海蓝鲲、天旺水产、万禾水产等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发展合力。目前,全市已有三文鱼育苗养殖企业7家,养殖水体达20万立方米,2024年实现规模化收鱼,年产成鱼1425吨。
  产业的壮大,离不开一个个具体项目的支撑,而补链延链则是提升效能的关键。在苗种环节,为破解“卡脖子”难题,日照推动建设由市水产集团承建的国家级虹鳟鱼良种场日照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培育50g规格的三文鱼苗种500万尾,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三文鱼苗种育繁中心,其中每年可为深远海养殖网箱及工厂化养殖提供120万尾虹鳟鱼苗种。
  在养殖规模拓展上,日照坚持陆海接力:向陆一侧布局建设水产集团驯化、天旺二期、瀚海蓝鲲园区二期等三文鱼养殖园区;向海一侧大力发展桁架式网箱,已投产“财金”系列网箱2个、在建4个,规划建设“海蓝湾”系列网箱5个。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底,三文鱼养殖水体将达25万立方米。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日照聚焦三文鱼养殖需求,积极培育配套产业:规划建设的海工装备产业园已具备10万立方水体大型网箱的设计建造能力,承担了财金系列网箱建设任务;同时谋划建设三文鱼精深加工项目,推动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质扩容。
  坚实的保障体系,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后盾。政策供给上,日照正在研究制定全力支持三文鱼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用海用地、育苗养殖、品牌建设等全链条增加政策供给,确保政策与要素保障到位。资金支持方面,制定“1+2+3”三文鱼全产业链发展金融服务方案,推动日照银行、农商行推出专项金融产品,赋能三文鱼智能养殖、品牌推广、产品溯源和服务升级,同时用足用好全省深海鱼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技术保障上,日照围绕三文鱼育苗、养殖等关键环节,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甘肃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攻坚,近两年来仅市级层面牵头对接洽谈就达20余次,财金万泽丰、市水产集团还分别与上述两所科研机构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为产业发展注入技术动力。
  对于日照三文鱼产业的未来发展,日照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会紧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苗种基地、驯化基地、养殖网箱等重点项目尽快达产见效,引导更多企业参与,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围绕育苗、饲料、加工等上下游环节,坚持‘谋招推服’四位一体,加快项目招引建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举办产业链发展研讨大会,推广先进技术,规划建设产业互联网和食品安全溯源平台,全力打造日照深海三文鱼区域公用品牌,不断增强产业链竞争力。”
  从苗种培育的实验室到深远海的养殖网箱,从政策保障的顶层设计到市场端的产品供应,日照正以“破局者”的勇气向深海挺进,以“深耕者”的执着筑牢产业根基。随着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项项举措精准见效,这条从苗种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蓬勃动能,让“向海而生”的愿景照进更广阔的现实。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奏响三文鱼全产业链“深海渔歌”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