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莒县深耕思政教育沃土,在“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学段一体化”三大赛道同步发力———
以生态重构展现思政育人新作为
图片
  

□ 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实习记者 李叶子 通讯员 孙安福
  “从博物馆的文物故事到田间地头的研学实践,现在的思政课就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更懂肩上的责任。”莒县第二中学2023级的曹雨涵同学在参加“行走的大思政课”研学活动后,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收获。
  近年来,莒县深耕思政教育沃土,以改革创新为笔、以本土资源为墨,在“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学段一体化”三大赛道同步发力,让思政教育从“课堂灌输”变为“沉浸式体验”,从“单兵作战”转为“协同育人”,交出了一份立德树人的亮眼答卷。

创新形式
让每节思政课都成“限量版”

  “同学们,咱们莒县陵阳的蜕变,藏着哪些奋斗密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乡村振兴’为题,一起探寻答案!”在莒县陵阳街道中心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李慧正通过本土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接地气”的思政课,在莒县已成为常态。
  为打破“照本宣科”的印象,莒县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深入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兴趣点,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在课堂组织上,推行议题式、沉浸式、活动型教学———小学课堂上,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重现“莒国古城的历史故事”,在情景中感悟传统文化;初中课堂上,围绕“校园垃圾分类”开展项目式学习,将环保理念融入实践;高中课堂上,针对“网络信息辨别”展开辩论,培养理性思维与法治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更让思政课突破时空限制。莒县第三中学打造“云端思政课堂”,通过VR技术带学生“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敦煌莫高窟,让红色记忆与文化瑰宝“触手可及”;小店镇中心小学则利用直播平台,连线在外务工的家长分享奋斗经历,让“家国情怀”从课本走向现实。
  “以前觉得思政课枯燥,现在每节课都有新形式、新内容,像‘限量版’一样珍贵,学生学起来也很感兴趣。”莒县第三中学教师史文志明显感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

全域资源
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片玫瑰园,不仅是咱们莒县的特色产业基地,更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莒县招贤镇玫瑰产业园,研学导师正为招贤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讲解实践课程。
  莒县坚持“开门办思政”,整合博物馆、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态产业园区等资源,构建“全域思政教育圈”。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处(陵阳街“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省级基地3处、市级基地10处,开辟“红色文化研学线”“乡村振兴体验线”“生态保护实践线”“传统文化传承线”4条县级精品研学线路,研发《探秘玫瑰产业园,寻找家乡振兴“金钥匙”》《走进莒国古城,感悟文化自信》等本土特色研学课程40余门。
  2024年以来,莒县各级各类学校累计开展研学活动280余次,19.8万余名师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学思践悟”。在莒县博物馆,学生们通过文物修复体验,感受“莒文化”的厚重底蕴;在浮来山风景区,围绕“古树保护”开展生态实践,树立环保意识;在莒县革命烈士陵园,聆听烈士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走出教室,这种‘行走的思政课’让我们对‘爱国’‘责任’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莒县第五中学刘博慧同学在研学日记中写道。
  与此同时,莒县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协同配合”的思政育人机制。县委常委会定期调研学校思政课建设,县级领导每年走进校园开展思政宣讲;17个部门单位协同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市场监管局走进学校讲解“食品安全”,莒县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妇联组织“家风家教”讲座,形成“全社会共育”的强大合力。

学段一体
让思政教育“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小学时,我们在社区当‘宪法小宣传员’,用漫画讲解宪法知识;初中时,走进法院听庭审、搞辩论,理解法律的严谨;高中后,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全民守法’,懂得用法律维护权益。”莒县文心高中2024级的赵宸涵同学清晰地梳理出自己在不同学段的法治教育经历。这背后,是莒县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精心设计。
  莒县围绕“认知、认同、践行、信念”育人目标,按照“启蒙道德情感—打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的思路,研发《中小学德育课程指南》,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等核心内容,细化为19个分层德育主题,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为打破学段壁垒,莒县今年与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构建“目标贯通、内容衔接”的课程体系。联盟定期开展“同上一节课”活动———高校教师走进中小学,用“南水北调”工程案例讲解“国家战略”;中小学教师走进高校,分享“本土红色故事”,实现“师资共育、教研共融”。此外,联盟还搭建线上资源平台,共享课件、案例、研学基地等资源,让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惠及各学段学生。
  “思政教育不是‘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做好‘衔接文章’。”莒县教体局小学思政课教研员李庆彬表示,通过一体化建设,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呼应,真正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从课堂创新到全域协同,从学段贯通到实践赋能,莒县以思政教育生态重构为抓手,让“立德树人”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如今,行走在莒县的校园内外,思政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融入生活的体验;不再是单一的课堂,而是全社会参与的育人画卷。莒县的实践,为新时代县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以生态重构展现思政育人新作为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