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阵地在身边,服务暖心间,请看———
海韵广场涌动“红色暖流”
图片
  

□ 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10月12日,天空飘着小雨,空气中带着几分凉意,但东港区秦楼街道城建花园社区海韵广场党群驿家内却一片暖意融融。
  会客厅的桌前坐满了小区居民,聊天、下棋,欢声笑语不断。共享厨房里,工作人员秦玉娟正耐心地帮助居民压面条,娴熟的动作、亲切的话语,让人倍感温暖。这和谐暖心的场景,与屋外阴冷的雨天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成为海韵广场小区党建工作的生动缩影。
  时间拨回2022年,海韵广场小区刚完成交付,6栋住宅楼与1栋公寓楼里,451户居民陆续搬入新家,可“烦恼”也随之而来———入住率未达标导致业委会缺位,居民群众的各类诉求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回应和解决。
  “那段时间,居民遇到水管维修、邻里矛盾调解等问题时,常常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反馈。”城建花园社区副主任、小区党建指导员冯欣洁回忆,看到居民的“急难愁盼”,结合市区组织部安排部署的党组织“织网扎根”行动,城建花园社区党委主动“破局”,逐户摸排小区党员情况,将15名热心公益、有责任心的居民党员聚在一起,成立了海韵广场小区党支部。
  推荐热心小区事务、组织能力强的居民党员高阳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这位在小区对面开店铺的书记总说“时间自由,就该多为大家做点事”。这支“红色队伍”一成立,就成了居民心中的“主心骨”。高阳带着小区党员,与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一起,清理小区卫生死角,让堆积的杂物变成整齐的绿植;主动调解邻里矛盾,把“脸红脖子粗”的争执变成“坐下好好说”的和解;盯着公共设施维修,小到楼道灯更换,大到健身器材检修,都一一跟进落实。
  一系列务实举措的实施,让居民的满意度提升,大家纷纷表示,“党支部成立后,小区有了‘主理人’,我们也吃下了‘定心丸’”。
  为了给小区党支部打造实体化支撑,借助市区组织部门开展党群服务阵地迭代升级行动的契机,小区党支部牵头盘活闲置的物业用房,打造了集学习交流、便民服务、矛盾调解于一体的党群活动驿家,通过迁移阵地、下沉力量、延伸服务,将红色堡垒建在群众家门口,党员带头推出健康颐养、儿童托管、休闲娱乐等10余项服务,把“居民需要”变成了“家门口的便利”,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更令人惊喜的是,党支部没有局限于“自己干”,而是以“秦楼家”品牌为磁场,成功吸纳周边的机关、医院、商户等56家“红色合伙人”参与小区治理。
  在市区组织部的支持下,“双报到”党员吴强主动亮明身份,担任小区党支部轮值负责委员。城建花园网格员走访时多次发现楼道“飞线”充电隐患。作为无维修基金的老旧小区,物业无力解决,吴强主动协调,拉来三万元赞助建成电动车棚及两个非机动车棚,为居民提供安全充电、遮风挡雨的停车环境,消除“飞线”隐患,获居民一致点赞。
  结合小区“带娃老人”多这一实际,城建花园社区党委积极与共建单位对接联系,在党群驿家打造“秦照护”服务站,为辖区老人提供健康义诊、帮办代办等服务。
  65岁的居民乌萍,是这份便利的见证者。今年6月入住小区后,一次家中漏水,她到党群服务驿家向小区党支部反映了有关情况,没想到小区党支部不仅帮她找来了维修工,还主动上门帮她收拾了卫生。
  建好不是目的,用好才是关键。小区党支部在“港幸福”社区党群活动日中,挖掘出热心小区事业的退休“老兵”赵德明和退休老干部李静,邀请二人加入“阳光银龄·红枫秦调”志愿服务队,定期在党群驿家坐班值班,在拉家常中收集居民诉求,在唠嗑里摸清大家的期盼。短短1个月时间,已成功解决油烟污染、噪音扰民、公共秩序维护等10多起纠纷,如今,小区党群驿家不仅是居民反映问题的窗口,更成为凝聚治理合力的“纽带”。
  从无业委会的“治理真空”,到党支部引领的“多元共治”;从居民诉求无人应,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海韵广场小区的蜕变,藏着基层治理的“红色密码”:以党建为引领,把阵地建在居民身边,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时时感受到“家”的温暖。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海韵广场涌动“红色暖流”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