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报道
本报讯 “10月份以来,烘干机基本24小时连轴转,每天烘干粮食约100吨。”10月14日,在五莲县一家庭农场,负责人孙忠臣指着正在作业的烘干机介绍道:“含水量超标的玉米经过烘干,都能达到安全储存标准。”
连日来,持续阴雨天气给秋收带来巨大挑战。面对土壤含水量饱和、农机进地难、粮食霉变风险增高等问题,日照各相关部门统筹政策、农机、人力、科技等多方资源,打出一套“保秋收、促秋种”的组合拳,全力守护秋粮颗粒归仓。
市委、市政府将“三秋”生产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相关部门深入一线,察看玉米长势、土壤墒情,与农户、技术人员深入交流。近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切实做好秋粮抢收工作的紧急通知》,将收割、运输、晾晒、烘干、秋种各环节责任压实到岗、落实到人,构建起“市级统筹、县级主抓、乡镇落实、村社联动”的责任体系。
为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带来的挑战,我市创新建立秋粮抢收四级帮包制度,由市委常委牵头,深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机械调配、烘干收储难题。与此同时,12支由市县农技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队,48支乡镇应急抢险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田排涝等。21支农机应急服务队跨区域机动作业,配合气象预警监测和灾害会商机制,为秋粮颗粒归仓筑牢“防护网”。
针对秋收关键期的农机需求,日照还建立起市域统筹、县际互助机制,按照“先熟先收、先涝先收、易损先收”原则,统一调配122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投入抢收。为保障农机高效运转,全市开辟11个农机用油绿色通道,设立50余家农机维修服务网点,解决农机“加油难、维修难”问题。目前,全市公布28个粮食烘干点、8条服务热线,62台烘干机“人歇机不歇”。
在抓好秋收的同时,日照同步推进冬小麦播种准备工作,将小麦种植任务分解到各乡镇,确保种植面积稳中有增。与此同时,落实单产提升、绿色高产高效等项目,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种子包衣、“四补一促”等技术,提前开展适期晚播技术指导,确保冬小麦应播尽播、种足种好,11月中旬前完成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