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五莲县医共体建设织就健康惠民网
图片

  □本报通讯员 季雪丽 于伟伟 报道
  本报讯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街头镇大洼村卫生室整洁的诊室里。乡村医生正轻触智慧随访设备的屏幕,一位老人的血压数据瞬间显示并自动上传至其健康档案。就在不远处,那台崭新的远程心电图机静静地工作着———村民在这里完成检查,数据便会实时传送到县级医院,由专家进行诊断。“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医生笑着对前来就诊的村民说。
  这种变化正是五莲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果的生动写照。村民汤同凤对此感受颇深:“我一直腰疼,村医建议我去镇卫生院拍个片子。没想到回到村卫生室,大夫就能调出我的CT影像,告诉我只是劳累过度,注意休息就好。太方便了,再不用往县城跑了。”
  从村卫生室到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流动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在街头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袁玉磊刚刚结束与县康复医院专家的远程会诊。“加入医共体后,我们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新模式。”他告诉记者,“县里专家定期来坐诊带教,我们的医生也轮流到总院进修。这种‘传帮带’让诊疗水平快速提升,群众对我们更加信任了。”
  作为县域医疗的龙头医院,五莲县康复医院通过医共体建设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能级跃升。急诊科主任丁磊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创新实践:“我们组建了统一管理的‘大骨科’,聘请知名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创新开展‘骨科诊疗康复一体化’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专业康复治疗师与临床医师组成团队,在患者术后第一时间介入康复,实现了手术治疗与功能恢复的无缝衔接。
  基层医疗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系统化的体系建设。五莲县科学规划,以2.5公里服务半径为参考,着力打造以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一般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服务点为补充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努力构建“农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与此同时,全县大力推动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通过“一室一策”的精准改造和资源整合,乡村医生的“老三样”已经迭代升级成了“新四样”。
  在乡镇层面,五莲县在完成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全力推动服务能力提档升级。许孟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为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服务能力提升至二级医院标准,全县11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其中5家更是达到了推荐标准,并共建成7个“日照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这些举措共同构建起“农村地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为危急重症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今年,五莲县被省卫健委确定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县。以此为契机,全县完成11家基层医疗机构的科学分类,明确了五类机构的功能定位。”卫健局基层卫生科负责人马妮娜说。1—9月,全县基层诊疗量占比已达67.56%,群众“首诊在基层”的信任度显著提升。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五莲县正以坚实的步伐,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身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最普惠的民生底气。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区域·五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五莲县医共体建设织就健康惠民网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