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扎根日照沃土 共育康养新苗
——日照康养职业学院与城市的赋能之路
图片
  

□ 全媒体记者 费洪芹 通讯员 姜桂云
  在黄海之滨,一所以“康养”为特色的职业学院与一座以“宜居”为底色的海滨城市,正上演着双向奔赴、彼此赋能的新典范。
  日照康养职业学院自办学以来,依托日照城投集团国企办学综合优势和文化底蕴,以“四维并举”协同育人体系为纽带扎根城市沃土。
  校地双方在思政育人、文化传承、产业服务、民生保障领域同频共振,构建“城市滋养学校、学校反哺城市”的良性生态,书写了职业教育赋能区域发展的生动篇章。

红色基因共育城市底蕴筑牢育人根基
  日照留存着日照抗日战争纪念馆、甲子山战役展览馆等数十处红色印记,这些宝贵资源成为学院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
  日照康养职业学院打破传统课堂界限,创新“理论武装+实践浸润”模式:“康养大讲堂”定期邀请本地党史专家、老党员进校,讲述甲子山战役等本土红色故事;“移动式思政课堂”借助新媒体推送红色微党课,实现“指尖上的思政学习”。学院更组织学生常态化走进后村镇“1909·曙光里”党建阵地、莒县抗战展览馆,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等沉浸式学习触摸历史温度。
  重要节点主题活动成为红色传承纽带:清明节,学子赴烈士陵园描红墓碑、敬献花篮;“五四”青年节,“青春之歌——— 致敬五卅烈士尹景伊”活动唤醒家国情怀;国庆期间,廉洁书画展、红色诵读将爱国教育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学院“红色薪火”宣讲团走进社区、中小学讲述日照红色故事,成为城市红色文化传播生力军。
  这种校地联动模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也让学生擦亮成长底色,实现“时时有思政、处处受教育”的效果。

文化血脉共融城市特色厚植康养内涵
  日照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学院“文化浸润育人”提供丰富素材。日照康养职业学院立足“康养+美育”定位,深挖非遗与海洋文化,构建“红色教育+非遗传承+音乐熏陶”三位一体美育课堂,让城市文化成为涵养学生素养的源头活水。
  “非遗+康养”成为融合典范。该校以“向着太阳遇见你”为主题,开设莒县过门笺、五莲剪纸、“八虚通和”养生锤制作等7大非遗课程,实现本土非遗与现代康养理念的交融。莒县过门笺课程中,学生既学剪纸技艺,又探民俗养生文化;“八虚通和”养生锤课程结合中医经络知识,让非遗成为康养技能延伸。学院“社团嘉年华”上,“本草生香”中式插花社、“乡土阳光”农民画工作坊等60余个社团,将非遗、康养与兴趣结合,让城市文化扎根校园。
  “音乐+康养”彰显创新活力。依托日照碧海蓝天与音乐底蕴,该校探索开发《音乐疗愈与心理健康》选修课,创新“行走的音乐课堂”模式,组织师生在万平口海滨、城市公园传唱红色经典。“红色映初心 青春向未来”红歌快闪走进商圈、社区,学子用歌声传递正能量,既展现康养学子风貌,也为城市文化添彩。校地共建模式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康养育人的双向共赢。

发展机遇共享校地协同激活产业动能
  日照康养职业学院发展始终与日照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紧扣本地康养产业需求,以“组织领航聚力”搭建实践平台,推动学生成长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该校打造“青春·梦想启航”学生工作品牌,将育人目标与城市产业紧密结合。“雏鹰启航”培训班邀请康养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授课,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三下乡”实践培训聚焦乡村振兴与康养产业需求,引导学生服务基层。近年来,学院组织学生深入乡镇社区,开展康养宣讲、老人体检、慢性病咨询等服务,累计服务群众万余人次。在秦楼街道碧霞湖社区义诊中,师生设立中药膏方、推拿等组别,提供急救教学、药食同源指导,为基层康养体系建设助力。
  学生社团与志愿服务队成为产业协同重要载体。60余个社团中,康养技能社团与本地养老院合作开展常态化服务;海洋康养调研社团聚焦海洋牧场资源,探索“海洋+康养”路径;红色文化调研社团深挖红色资源中的康养元素,为文旅康养融合献策。“情暖重阳 智汇康养”公益活动已成为服务品牌,每年重阳节期间,学生们走进养老院,提供推拿、健康监测、文艺表演等服务,用专业技能传递温暖。这种“专业实践+社会服务”模式,既提升学生技能,又为日照康养产业注入新鲜血液,缓解高素质人才短缺压力。

民生福祉共促城市赋能保障成长之路
  日照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为日照康养职业学院“多元服务护航”提供坚实保障。该校依托政策与资源优势,构建全方位学生服务体系,让城市赋能贯穿成长全程。
  资助方面,日照康养职业学院借助教育部门资助政策,构建“走访—认定—帮扶”全链条机制。开学季“绿色通道”保障困难学生入学;“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传递城市温度;勤工助学岗位确保申请学生全员落实,同时对接本地企业与社区争取兼职机会,让学生兼顾经济收入与实践积累,增强城市归属感。
  心理健康服务依托城市资源升级,该校搭建“测评—预警—干预”五级防护网络,建设专业功能场所,并与市心理卫生中心、社区服务站合作提供个案辅导。“心理健康月”期间,城市专家进校园讲座,师生在公园、海滨等处开展团体辅导,借助自然环境舒缓压力。
  学生管理评价机制融入校地协同理念,将日照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表现纳入考核;课堂“考勤+激励”与宿舍“限电+安检+文化节”模式,既保障安全又培养自律。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让学生安心求学,成长为适配城市发展的人才。
  一座城,一所校,一种共生力量。从红色传承到文化交融,从产业协同到民生共建,日照康养职业学院与日照市已形成“共生共荣、双向成就”的命运共同体。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座海滨城市与康养学院将继续携手同行,让职业教育之花在日照沃土上绚烂绽放,让“校地共生 双向赋能”的故事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城市+大学周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扎根日照沃土 共育康养新苗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