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探索日照商铺银号的历史轨迹及思考
——评《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之《日照商铺银号》
图片
图片
  

卢守文


  日照,“日出初光先照”。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以东夷文明为时间起点的日照大地上就闪烁着原始文明最初的光辉。这方水土是鲁东南渔猎文化、农耕文化等发展最早和最成熟的地区之一。在与大自然长期的磨合、适应和挑战中,勤劳聪慧的日照人把生产、生活中最原始的思考和积累刻录在街头巷尾、村村落落的各个行当之中。因水作船、因地造屋、打铁凿石、陶器纺织、围海制盐以及手工作坊、商铺货栈、当铺银号、中医药铺……三百六十行,商业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照,也随沧桑的岁月一路走来,在一代代人的记忆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日照商铺银号》是日照市政协原主席李守民主编的《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十八分册之一,该分册主要记录了清末民国年间日照地区商铺银号发展的历史轨迹,是对历史悠久的日照商业文明的有益补充和提炼,对日照传统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书共收入包括明末已经立号、日照市创建年代最为久远的莒城老字号———“恒丰和”及山东老字号“仁和泰”等116个商铺银号,从本书的篇章设置看,共分为商铺货栈、中医药铺、当铺银号、杂铺作坊四章,涵盖了日照市内建国前就已经存在的商铺银号,不仅展现了日照商铺银号的全貌及发展历程,还将每一个字号的创始人、创办时间、传承人、经营人员、具体位置、经营范围、字号规模以及兴盛和衰败的原因、时间等分门别类,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行文中,篇章结构严谨,文字简洁精炼,表述详略得当,达到了朴实易懂,雅俗共赏。不但如此,随书还刊发了与日照商铺银号相关的老照片、老物件,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关于老字号的信息。
  本书43万余字,其采访量之大可想而知,参与采访的人员足迹遍及日照城乡,以对日照商铺银号的历史与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梳理,精心撰写,历时四年多时间而成。在材料搜集与挖掘过程中,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使日照商铺银号得以全方位的展现,为我们及后世留下了极具收藏和研究价值的精神财富。
  我们期望更多的朋友,尤其是年轻的朋友,能够通过阅读本书领略到那些商铺银号的原真、传统、本质与美感。我们应当竭力把记忆留住,让那些历尽艰苦和磨难传承下来的老字号,在新的时代重新吐露出生命的芬芳。
  不同历史阶段,会产生不同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产生与存在、成长与盛行、繁荣与衰落、传承与发展和历史人文环境、政治经济条件、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商铺银号是工商业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自古以来,日照地区因地利之便,工商业相对发达,早在大汶口文化晚期,日照海滨东海峪就是一个人类聚居的部落。据从该遗址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和陶网坠考证:4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已从事渔业生产活动。西汉时期日照有了食盐产制、运销的专门管理机构,隋文帝时石臼立港,日照开通了东行到达新罗、高丽和日本的海运之路,日照地区的商品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南宋至元朝,海运业逐渐兴盛,每年有大批面、米、粟先河后海输送京畿,而航船中途都要经石臼口休整、补给,然后转发。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日照商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商品经济更加发达。


  商铺由“市”演变而来,是经营交易的建筑性固定场所。商铺的基础是“市”,即先有市场,才产生商铺。银号,亦称“钱庄”,本文中泛指“金融行业”。其产生或晚于商铺,有清初说、康熙朝说、乾嘉时期说、道光初年说等,但学界普遍认为是清初说。中国的封建经济,到了明代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国外白银流入的刺激,商品货币经济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这对货币金融提出了新要求。银号的作用就是现代的银行,特点是银号可以印制自己的“票号”,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日照商铺银号自明代开始随着工商、海运业的发展因时而生,源远流长。
  《日照商铺银号》在“追寻日照商铺银号发展的印记,梳理日照城市发展的脉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日照本土文化”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商铺银号自产生以来,除了少数官商,几乎都是家族企业,作为家族企业,商铺银号最注重的是家业传承,他们坚守先祖的经营理念和家训家规,并以之为荣,他们所珍重的就是先祖的声望和留给后代的产业,他们敬业专注,一丝不苟,细心又耐心地做好每一块豆腐、每一件陶器、每一瓶酒、每一张票号、每一个布包、每一碗海鲜汤……
  商铺银号能够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就成了老字号。但纵观历史,受长期重农轻商思想和单一农业模式的约束,中国的工商业发展非常缓慢。公私合营后大部分的商铺银号所保留的主要是原有的资产、品牌、技艺、配方等,而商铺银号的经营理念、特色以及凝聚在产品或服务中的文化底蕴,则大打折扣,或发生嬗变,有的甚至消失殆尽。
  诚如本书编者在“绪论”中说,“有些在志书上记载的商号现在已无人知晓,早已湮灭于浩瀚史海;有的虽有知情人和后人,但他们或年事已高,或难于聆听和表达,或已经移居外地,或因种种原因不接受采访。因此,虽然有一些老字号在民间或文史资料上记载有较大影响,但未能成稿。”这是很遗憾的,但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大浪淘沙,适者生存。或许这也正是这本书出版发行的历史价值所在。


  日照的商铺银号同样也经历了曲折跌宕的发展历程,本书第一章第十条“拥有30多个铺号的城阳管氏”中,这个名门望族创办的铺号自明初就开张营业,至清光绪年间,更以“一门五进士”及“叔侄三翰林”而闻名遐迩,其铺号亦当达到鼎盛,经营范围涉猎运庄、茶庄、银付、放账、酱园、酒店、旅店、杂货等,但考其传承,几乎没有明确的脉络可寻,以至于这30多家铺号逐渐式微。
  许多商铺银号经过长期的经营磨砺和市场考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良好的诚信经营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荣宝斋的“木版水印”,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等,都是这些商铺银号的看家法宝。例如,依靠航运起家的日照“公顺福”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清康熙年间,石臼所凭借沿海地理优势,商业日渐繁荣。清末民初,石臼所的商业逐渐达到鼎盛,有商号店铺百余家,娱乐场所20余处,许多商号成为日照乃至华东地区的知名商号。那时许多商号从事海运贸易,与青岛、石岛、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安东、营口、大连等港口商业往来相当活跃,有的商家还开辟了石臼所至芜湖等内河航运,发展口岸贸易,辐射内陆半径有150公里左右,一些商号在内地设立商庄,收购当地农产品,外销到沿海各大城市。据记载,“公顺福”商号在石臼所的众多商号中,是最有实力的一家。
  “公顺福”商号的创始人李开荣,在经营期间,已拥有五桅大风船5条,雇佣人数达到30余人。因本金雄厚,采取开庄与运输合一的经营方式,自开自运。当时“公顺福”主要向外运输当地农产品,再从大城市运回红白糖、布匹等洋货。在莒县、沂水、诸城、潍县等地设立商庄,收购当地花生、花生油、大豆、豆饼等农副土特产品,集运到石臼所再分类装船外运。每到货物装卸时,“公顺福”都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和人员分工,确保货物装卸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高效完成。但就是这样一家颇具规模的商号,也因战争和后继乏人而走向衰败。《日照商铺银号》在“海运起家的石臼公顺号”中说:“公顺号当年在日照是很有影响的大商号,但目前能找到的文字记载很少。”这说明了什么?市场规律这把无形的刻刀,冷峻无情,经过它的雕凿,曾经的辉煌几乎剥蚀殆尽。
  窥一斑可见全豹。日照的商铺银号,在历史的洪流中历尽大浪淘沙式的沉沉浮浮,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时间是最好的验证。现代工业文明以其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高科技、新材料催生新事物不断涌现,新世纪以来,尤其进入“互联网+”的时代,曾经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手工业和商铺银号也在现代文明之光映照下黯然失色,失去了原有的光环,一些老手艺被历史的风霜裹挟着步入尘封的记忆,成为年轮线谱上颗颗沉睡的音符,与当今生活越走越远。
  每思及此,再一次次翻阅《日照商铺银号》,那昔日的辉煌和历史沧桑感交互出现,令人百感交集。日照商铺银号,曾经点亮了日照商业发展史上的璀璨星空,留下一行行不灭的足迹。
  现存的日照老字号企业,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老字号,却面临着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我觉得,《日照商铺银号》的根本意义应该在于弄清了日照商铺银号的发展脉络和生存状态,对日照历史上创造形成、发展、鼎盛、衰微以及历经市场风云变幻而留存下来的这份宝贵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整理,并且在保护这份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差距,扬长避短,化劣为优,更好地阐发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价值。
  选入《日照商铺银号》这本书的商铺银号大多历经沉浮,一波三折,其中,能够存在于今的,其品牌本身的故事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有着非凡的吸引力。老字号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一脉相承的发展理念,也不仅仅是产品、技艺、服务的传承,最终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老字号的文化本质,是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色。我们应该深刻剖析、学习这些百年老字号的成功经验,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跟上现代化的潮流,调整所有制结构,转变经营理念,在深入挖掘传统上下功夫,把传承与创新结合好,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我想,这应是日照老字号的出路。
  (作者简介:卢守文,1968年出生,1986年始在《农村青年》《喜剧世界》《诗刊》《山东文学》等各级报刊发表诗文作品,作品入选《当代青年爱情诗选》《青年诗人抒情诗选》多种文学选本,2007年出版诗集《到处是庄稼》。系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3 版:文艺评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探索日照商铺银号的历史轨迹及思考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