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大哥
  

厉金芹
  前几天,在县城上班的大哥和侄女一起回了一趟老家。今年因为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哥回老家的次数较往年少了很多。大哥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来了,很想念年迈的母亲和家里人。适逢今天是星期天,正好大哥和侄女都同时休班,所以就让侄女开着车回来趟。
  就这样,半年多来,我们哥四个终于有机会聚在了一起。那天母亲特别高兴,让我把二嫂、三嫂还有妻子一同叫来。他们妯娌三个,有说有笑的,在母亲的安排下,摘菜的、洗菜的、剁肉的,除了包了满满的一大盘子水饺外,还炒了满满的一大桌子菜。母亲说:“除了过年一家人能凑在一起外,平时大家各忙各的,很难凑在一起。今天就多弄些菜,大家热闹热闹。”
  大哥由于身体不好,向来滴酒不沾,那天上午竟破例要了一个酒杯,斟上了少许的白酒,和我们共同饮了一杯。就连年事已高的母亲也足足喝了有半杯。母亲的脸虽然有些发红,但惬意和高兴的心情还是难以掩饰地写在了满是皱纹的脸上。就这样,我们哥四个还有两位嫂子、侄女、妻子围着母亲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午饭后,大哥又向我们嘱咐了一下有关孝敬母亲的事情。因为多年来大哥在孝敬老人方面,向来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自然也都非常尊敬大哥。俗话说“长兄为父”,自从父亲去世后,家里的大小事情我们都听大哥的安排。比如柴草呀、粮呀、水呀、烤火煤呀等问题,待这一切都安排落实妥当后,大哥才放心地回去了。
  大哥是一位外科大夫,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最基层的乡镇医院工作,有着三十多年的从医经验。他的外科技术,在我们这个小县城,可称得上“一流”,提起他的名字,上些年纪的人几乎无人不知。但由于身体不好,前几年便从单位内退下来。这两年因为乡镇卫生院效益不好,大哥又被领导请了回去,除分管医院的业务外还坐镇外科门诊。
  的确,四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认识大哥,都愿意找他看病,一是大伙公认他的医术可以,再就是大哥的为人没得说,从来不会鄙视人,认识的不认识的,谁找到跟前,他都会认真对待,平易近人。
  有时,人家的钱不凑手,或住院需要缴纳的押金不够时,大哥都会先给垫付上。虽说事后人家都会把钱如数还给大哥,但都会带着一种感激的心情。有的甚至拿一些自家产的时令土产品捎给大哥。比如地瓜、土豆,还有自家烙的地瓜煎饼等等。但大哥有一个原则:坚决不要。大哥常说,他们本身家里人有病,花了若干钱,日子紧巴巴的,咱发着工资,不缺这不缺那的,谁送的东西也不要。并且大哥也嘱咐大嫂千万不能背着他收人家的东西,老百姓都不容易,咱自己也是从过苦日子出来的,知道他们的艰辛。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和大哥比较好的一些朋友,或是我们自家的一些亲戚,他们捎来点自家地里产的东西,如果坚决不要,就会觉得不近人情。大哥留下后,如果有时间就会留他们在家里吃顿饭,临走会再买上一些酒、牛奶之类的作为回礼,不能让人家空着手走。
  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大哥的医术,而更重要的是大哥人品的缘故吧,点名找大哥或奔着大哥来看病的病号特别多。所以在这个小小的乡镇卫生院,他便成了第一大忙人——— 加班是经常的事,一些他人处理不了的急病号,半夜三更被电话叫去急诊也是经常的事。自然,大哥回老家的时间总是很紧缺。尽管如此,大哥还总是抽空回家看看母亲,给母亲捎一些治疗哮喘的药。
  然而,就在这次大哥回去的第三天,我们便从本村一位找大哥看病的人那里得知大哥住院的消息。
  原来,大哥回家后的第二天,便在县人民医院做了一个膀胱瘤切除手术。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忽然明白了:那天大哥为什么破例和我们喝了一点酒,把家中对母亲的一些事情安排得如此妥当,并且向我们家里人隐瞒了一切病情。
  这就是大哥,他怕母亲为他担忧,他怕家人为他着急。他强忍病痛,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向家人报着平安。
  当我们哥仨一起来到大哥的病床前,大哥还一再叮嘱我们,一定要瞒住年事已高的母亲,千万别让老人家知道着急上火。此时,脆弱的我,看到病榻上虚弱的大哥:身体瘦削,脸色苍白,我真想大哭一场,但我还是强忍着,默默地点头应允,唯恐不听话的泪水悄悄划出眼眶。
  这就是我的大哥呀!
  大哥,保重!

  作者简介:厉金芹,汉族,男,生于1968年3月,高中毕业,农民,日照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已在《农村大众》《科技致富向导》《乡镇论坛》《农民日报》《农资导报》《农药市场信息》等多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4 版:日照作家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哥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