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用仁心仁术温暖患者心——
医者护健康 锦旗寄真情

  全媒体记者 马丹 通讯员 商丽君 报道
  本报讯 近日,患者家属高女士将“仁心仁术 深情永记”的锦旗送到了日照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海滨的手中,以此感谢急诊科医护团队让她的父亲转危为安。
  一个月前,高女士父亲突发高烧到39℃,持续不退,不但头痛欲裂,而且之前的老毛病腰疼也犯了,家人赶紧带着老人到卫生室打针。输了两天液,高烧仍不退,人也失去了精气神儿。于是,家人赶紧拨打了120。
  “5分钟后来一位高热、血尿的患者,已经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准备接诊!”120车上的高医生跟王海滨汇报了病情。救护车呼啸而至,老人病情却依旧不容乐观:高热、口腔流血、血尿,王海滨当机立断安排老人入住急诊监护室。监护室内,王海滨带领急诊科医护团队有条不紊地组织抢救。监护、给氧、推药、采血、增开静脉通路……老人口腔出血情况较为严重,为了防止误吸给予气管插管。随之而来的检验报告又让空气瞬时凝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老人血液各项指标达到危急值,已经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经王海滨初步诊断判定,老人有可能患有流行性出血热。秋冬季节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由汉坦病毒引起,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老人可能是在田间地头接触了老鼠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被传染上的。
  经过血滤,纠正患者感染,一系列治疗后,老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步步好转。王海滨将老人病情好转的消息告诉了监护室外的家属,家属听后激动万分,禁不住落泪。
  “流行性出血热每年呈现春季(5—7月份)和秋冬季(11月—次年1月)两个发病高峰。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以农民为主,周围有感染汉坦病毒的鼠类,工作或生活环境中有鼠类滋生、活动,人就容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王海滨说。
  小小锦旗传递的不止是患者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市中医医院全科医护团队工作的肯定,医院急诊科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提高技术水平,用更精湛的医术和优质服务,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关链接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老鼠是主要传染源。
  流行性出血热如何传播?
  接触传播:通过接触含有病毒的鼠尿液、粪便、唾液、血液及组织液等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而感染。
  呼吸道传播:含有病毒的鼠分泌物、排泄物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消化道传播: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饮用水可经破损的口腔粘膜和消化道而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有哪些临床表现?
  人感染汉坦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7—14天。患者起病急,早期有发冷、发热等症状,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可有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和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可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充血、腋下皮肤有出血点。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黄海晨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爱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医者护健康 锦旗寄真情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